摘要:介紹了傳統的電石法乙炔裝置清凈廢液的循環回用工藝技術的開發及應用情況。通過對傳統工藝的改進可實現乙炔工段的污水零排放。
1、凈化工序現狀
目前國內凈化粗乙炔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次氯酸鈉。利用次氯酸鈉的氧化性除去硫化氫、磷化氫等使催化劑中毒的有害氣體。也有一些企業嘗試用濃硫酸凈化,這里就不再介紹。次氯酸鈉凈化工序的主要反應為:
2、傳統的凈化工藝
在電石法制取PVC的生產工藝中,電石在發生器和水發生反應生產的乙炔氣體經水洗塔噴淋洗劑冷卻后,再經正水封進入冷卻塔(氣柜)。從冷卻塔(氣柜)出來的乙炔氣體在保證一定的高度(壓力)的情況下,進入水環泵加壓后,再進入兩臺串聯的清凈塔與含有效氯0.085%~0.12%的次氯酸鈉溶液逆流直接接觸反應,除去粗乙炔中的硫化氫、磷化氫等使催化劑中毒的有害氣體。清凈二塔出來的氣體進入中和塔和塔頂進入的10%~15%的堿液發生中和反應。中和處理后的乙炔氣體(通過氯化鈣或其他辦法)除去氣相中得過飽和水分,將制取得純度98.5%以上,不含S、P等雜質的乙炔送至氯乙烯合成工序。工藝流程如圖1:
圖1 傳統的乙炔凈化工藝流程
3、現有的工藝
次氯酸鈉廢水傳統的處理方法是將次氯酸鈉廢水全部送至乙炔發生器,通過電石上清液排放達到水平衡。但是目前電渣水泥和PVC是配套建設的,由于國家水泥標準對氯根的控制使得次氯酸鈉部分回用部分排放。在工藝流程方面的改進主要有以下幾個:
3.1 廢次氯酸鈉溶液與濃次氯酸鈉混合。
傳統的乙炔凈化劑是將來自鹽酸工段的濃次氯酸鈉經泵抽至濃次氯酸鈉槽,然后在稀次氯酸鈉槽中和自來水或者深井水混合稀釋到有效氯為0.085%~0.120%。經泵打入稀次氯酸鈉高槽位,經清凈泵打入凈化塔。
經試驗測得當濃次氯酸鈉有效氯含量在0.15%~0.20%,PH控制在7~8時與廢次氯酸鈉溶液混合不會有爆炸現象。改進后的工藝,將凈化塔出來的廢次氯酸鈉送至次氯酸鈉收集池,然后在文丘管里與從濃次氯酸鈉高位槽送來的濃次氯酸鈉混合稀釋來配置新鮮的次氯酸鈉清凈劑。(工藝流程簡圖2所示)。有的企業將從清凈塔出來的廢次氯酸鈉,經過吹脫塔或者經過曝氣,脫除部分乙炔氣體,減小爆炸的可能性。
圖2 次氯酸鈉廢水回收工藝流程簡圖(1)
3.2 廢次氯酸鈉溶液送至冷卻塔,部分送至發生器。
回收廢次氯酸鈉溶液存在的問題是廢次氯酸鈉溶解部分乙炔,當濃次氯酸鈉溶液中的有效氯在0.15%以上(特別是低PH值溶液呈酸性時),溶液釋放出來的游離氯與乙炔接觸生成爆炸性的氯乙炔。但是當有效氯含量過小和PH值在8以上時凈化的效果不好。(見表1)
表1 次氯酸鈉PH值對清凈效果的影響
把廢次氯酸鈉水送至冷卻塔,利用廢次氯酸鈉的酸性除垢后,將排出的高溫水送至涼水塔降溫后,再送回冷卻塔循環使用,把多余的一部分水送至發生器作為補充用水。其回用工藝流程如圖3所示。(由郭淑芬、劉玉紅、宋新海著)
圖3 次氯酸鈉廢水回收工藝流程簡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