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中國和俄羅斯在加強關系。2013年3月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后馬上訪問了俄羅斯,也是其外訪的首站。如何看待中俄接近的背景。
弗朗西斯·福山(美國國際政治學者)答:當前的中俄關系非常重視“實利”。友好關系的背后沒有意識形態等因素。中俄在所謂“削弱美國的世界霸權”上找到了共同利益。這是中俄接近的首要原因。
以這一年來看,烏克蘭局勢也是中俄接近的一大背景。去年3月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半島,受到歐美等國的制裁。俄羅斯需要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同年5月中俄簽署了未來30年的、規模巨大的天然氣供給協議。據說中國狠砍了俄羅斯的報價。
就普京總統來說,應該是不在乎。普京已經決定即使是表面,也要向世界宣示俄中關系大幅前進。天然氣價格可以靠后,聽任中國要求也沒關系。
這與同盟關系不一樣。只要存在必須接近的條件,中俄的接近就會持續。條件之一就是中俄的領土擴張野心,以及美歐和日本等國的抵抗。
從長遠來看,中俄之間存在諸多問題。俄羅斯邊境生活著很多中國人,雖然兩國之間的經濟活動頻繁,但這樣下去俄羅斯在經濟方面將對中國有相當程度的依賴。俄羅斯對此懷有擔憂。由此看中俄現在的接近并不會產生長期的同盟關系。
俄幫中國建新秩序
問:從中國方面看,也有相當的實利考慮吧。
答:從中國的動向看,隨著國力增強,其野心也在膨脹。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設立亞投行并投入重資,期望它有一天能超過世界銀行。如能如愿,則亞投行將成為美國的全球實力向中國轉移的象征。
中國對二戰以后以美國為中心建立的現行國際體系感到不信任,認為這是著眼于美國的利益而建立的體系。美國原本應該更積極地將中國納入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是重大失策。中國認為自己擁有幾萬億美元的外儲,而你們有巨額債務,那我們自己開個開發銀行有什么錯。美國試圖阻止這一動向,但遭遇了屈辱的失敗。結果,主要國家中沒有加入亞投行的只有美國和日本。
中國正持之以恒地、一點一點地使世界變得符合自身利益。從這里可以看到中國的長期戰略。從南海也可以看到,中國正一步一步擴大控制范圍。東盟的小國無力阻止。
與俄羅斯的友好關系可以說是在尋找伙伴。目前俄羅斯支持中國,幫助中國建立有利于中國的國際秩序。
問:中國可能有宏大的戰略,但中國也有人認為現在中國的繁榮得益于美國主導建立的“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也即存在意見分歧。如果中國試圖建立有利于自身的國際秩序不是自由、開放的秩序,那將是什么樣的秩序呢?
答:我認為從他們進行國際貿易和投資的方式已見端倪。他們認為維持開放的制度基本符合本國的利益。但是在他們的經濟體系中,“國家”扮演著重要角色。國企也擁有強大實力。擁有強大實力的“國家”和國企成為中國的戰略資源。在與越南有領土爭議的南海不斷安置石油挖掘機器,就是(“國家”與國企成為戰略資源的)很好的例子。
中國試圖建立的國際秩序,是比現在更加強調“國家”的核心地位的(國家主義的)秩序。近年西方各國在投資時非常關注對方國家的政府是否存在腐敗、是否遵守環境標準和勞動標準等。而中國瞄準的國際秩序就不會關心這些。但這也未必是壞事。
對于很多發展中國家而言,(公路、鐵路、發電站、通信網等)基礎設施投資是必要的。滿足這些發展中國家的需要也符合中國的經濟利益和目的。
在中亞競爭又合作
問:原來如此,那么如何看到俄羅斯和中亞國家一同試圖建立和謀求擴大的歐亞聯合?另一方面,中國也提出打造現代陸路、海路絲綢之路經濟圈的“一帶一路”構想,試圖在中亞擴大影響力。這與俄羅斯的計劃相沖突。未來會怎么樣呢?
答:中亞對于俄羅斯和中國而言既是競爭之地,也是可以成為合作之地。俄羅斯的目標是使前蘇聯在經濟領域復活。建立關稅同盟,將前蘇聯成員都吸納進來,自己當盟主。而中國試圖以貿易和投資進入的中亞以及周邊國家正在逃避俄羅斯的影響。
典型的例子是蒙古。蒙古是前蘇聯的衛星國,但現在蒙古產業界的最大投資者是中國。因此圍繞盟國新鋪設鐵路的標準產生了騷動。原本蒙古采用的是俄羅斯式的寬軌。而中國采用的是窄軌。為了實現對接,中國希望通入蒙古銅礦山的鐵路使用窄軌。俄羅斯則反對,發起了一場圍繞鐵路標準的外交戰。
中亞的多數國家現在仍受到俄羅斯的較大影響,但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半島以來,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對俄羅斯的不信任感增強,開始尋找可以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的合作伙伴。可以充當這一角色的就是中國。
我認為俄羅斯和中國在中亞無法結成真正的合作關系。
美歐對策存在差異
問:中俄接近確實是出于實利,但對于現在確實在進展的中俄關系,世界應如何應對?尤其是美國應采取怎樣的態度?
答:應對方法有幾個要素。不能直接對中俄接近做什么。美國也好,其他西方發達國家也罷,無法對兩國接近施加直接影響。問題是中俄各自與西方各國的關系。
關于與中國的關系,如前所述,已經無法避免世界漸漸向由中國制定規則的方向發展。中國有決定規則的財力和實力。簡單對抗這種趨勢未免愚蠢。我認為,美國同意參加亞投行要明智得多,因為那樣可以從內部使亞投行更接近于西方。
問:不僅在對俄政策上,在對華政策上歐美的差異也非常明顯。歐盟主要國家都決定參加亞投行,如何看到這種差異?歐洲更明智?
答:對俄羅斯和中國當然需要采取不同的對策。歐洲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態度可謂太天真,在某種程度上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援是必要的。但也不是說提供軍事支援,烏克蘭局勢就會發生很大變化。支援的重點是使烏克蘭能夠處理本國的腐敗問題,重建經濟,抵抗住俄羅斯的攻勢。希望歐洲各國更致力于這一點。
對于中國主導的亞投行,我認為反對是重大錯誤。亞洲的很多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不足,中國試圖滿足這種需求。在這一點上美國做得不夠,世界銀行也無法滿足發展中國家的要求。我認為抵制亞投行是有問題的。歐洲各國從最開始就加入,從內部對資金的使用方式等施加影響,比美國明智。日本不參加有顧慮到日美關系的層面。
中俄關系異于北約
問:對于日本而言,對華關系是個難題,與俄羅斯之間也存在北方領土問題。安倍首相希望能解決與俄羅斯的領土問題。考慮經濟利益,日俄也互相有接近的意向。于是日中俄之間出現了復雜的討價還價。您如何看待?
答:首先我不認為俄羅斯會在北方領土問題上做出重大讓步。這幾年俄羅斯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戲劇性高漲,這令普京無法在領土問題上讓步。安倍首相似乎想讓普京在這一問題上做出妥協,現實中這恐怕完全不可能。接近俄羅斯會給孤立的俄羅斯安心感。現在是需要孤立俄羅斯的時候。
問:如何看到中俄接近對亞洲和歐洲以外的地區,特別是中東局勢帶來的影響?
答:中俄接近并不是說形成了同盟,兩國關系沒有超過聯合應對眼前問題所需要的程度。與北約各國一起到阿富汗行動那樣的關系不一樣。
但比如說,美國以人道主義或保護人權為由介入蘇丹和敘利亞等地區時,中俄就會一起出來阻止。可以從這里看到中俄有一定的合作關系。另一方面,中俄都為伊斯蘭極端組織頭疼。因為伊斯蘭圣戰組織在全世界擴張,中俄都希望避免恐怖分子到本國作戰。但中俄都還無意跑到中東去調解遜尼派和什葉派的紛爭。如果那樣做,事態也會進一步惡化。中俄共同希望的僅僅是避免美國在中東扮演重要角色和發揮壓倒性的影響力。(弗朗西斯·福山 日裔美國政治學家)軍事頻道
弗朗西斯·福山(美國國際政治學者)答:當前的中俄關系非常重視“實利”。友好關系的背后沒有意識形態等因素。中俄在所謂“削弱美國的世界霸權”上找到了共同利益。這是中俄接近的首要原因。
以這一年來看,烏克蘭局勢也是中俄接近的一大背景。去年3月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半島,受到歐美等國的制裁。俄羅斯需要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同年5月中俄簽署了未來30年的、規模巨大的天然氣供給協議。據說中國狠砍了俄羅斯的報價。
就普京總統來說,應該是不在乎。普京已經決定即使是表面,也要向世界宣示俄中關系大幅前進。天然氣價格可以靠后,聽任中國要求也沒關系。
這與同盟關系不一樣。只要存在必須接近的條件,中俄的接近就會持續。條件之一就是中俄的領土擴張野心,以及美歐和日本等國的抵抗。
從長遠來看,中俄之間存在諸多問題。俄羅斯邊境生活著很多中國人,雖然兩國之間的經濟活動頻繁,但這樣下去俄羅斯在經濟方面將對中國有相當程度的依賴。俄羅斯對此懷有擔憂。由此看中俄現在的接近并不會產生長期的同盟關系。
俄幫中國建新秩序
問:從中國方面看,也有相當的實利考慮吧。
答:從中國的動向看,隨著國力增強,其野心也在膨脹。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設立亞投行并投入重資,期望它有一天能超過世界銀行。如能如愿,則亞投行將成為美國的全球實力向中國轉移的象征。
中國對二戰以后以美國為中心建立的現行國際體系感到不信任,認為這是著眼于美國的利益而建立的體系。美國原本應該更積極地將中國納入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是重大失策。中國認為自己擁有幾萬億美元的外儲,而你們有巨額債務,那我們自己開個開發銀行有什么錯。美國試圖阻止這一動向,但遭遇了屈辱的失敗。結果,主要國家中沒有加入亞投行的只有美國和日本。
中國正持之以恒地、一點一點地使世界變得符合自身利益。從這里可以看到中國的長期戰略。從南海也可以看到,中國正一步一步擴大控制范圍。東盟的小國無力阻止。
與俄羅斯的友好關系可以說是在尋找伙伴。目前俄羅斯支持中國,幫助中國建立有利于中國的國際秩序。
問:中國可能有宏大的戰略,但中國也有人認為現在中國的繁榮得益于美國主導建立的“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也即存在意見分歧。如果中國試圖建立有利于自身的國際秩序不是自由、開放的秩序,那將是什么樣的秩序呢?
答:我認為從他們進行國際貿易和投資的方式已見端倪。他們認為維持開放的制度基本符合本國的利益。但是在他們的經濟體系中,“國家”扮演著重要角色。國企也擁有強大實力。擁有強大實力的“國家”和國企成為中國的戰略資源。在與越南有領土爭議的南海不斷安置石油挖掘機器,就是(“國家”與國企成為戰略資源的)很好的例子。
中國試圖建立的國際秩序,是比現在更加強調“國家”的核心地位的(國家主義的)秩序。近年西方各國在投資時非常關注對方國家的政府是否存在腐敗、是否遵守環境標準和勞動標準等。而中國瞄準的國際秩序就不會關心這些。但這也未必是壞事。
對于很多發展中國家而言,(公路、鐵路、發電站、通信網等)基礎設施投資是必要的。滿足這些發展中國家的需要也符合中國的經濟利益和目的。
在中亞競爭又合作
問:原來如此,那么如何看到俄羅斯和中亞國家一同試圖建立和謀求擴大的歐亞聯合?另一方面,中國也提出打造現代陸路、海路絲綢之路經濟圈的“一帶一路”構想,試圖在中亞擴大影響力。這與俄羅斯的計劃相沖突。未來會怎么樣呢?
答:中亞對于俄羅斯和中國而言既是競爭之地,也是可以成為合作之地。俄羅斯的目標是使前蘇聯在經濟領域復活。建立關稅同盟,將前蘇聯成員都吸納進來,自己當盟主。而中國試圖以貿易和投資進入的中亞以及周邊國家正在逃避俄羅斯的影響。
典型的例子是蒙古。蒙古是前蘇聯的衛星國,但現在蒙古產業界的最大投資者是中國。因此圍繞盟國新鋪設鐵路的標準產生了騷動。原本蒙古采用的是俄羅斯式的寬軌。而中國采用的是窄軌。為了實現對接,中國希望通入蒙古銅礦山的鐵路使用窄軌。俄羅斯則反對,發起了一場圍繞鐵路標準的外交戰。
中亞的多數國家現在仍受到俄羅斯的較大影響,但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半島以來,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對俄羅斯的不信任感增強,開始尋找可以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的合作伙伴。可以充當這一角色的就是中國。
我認為俄羅斯和中國在中亞無法結成真正的合作關系。
美歐對策存在差異
問:中俄接近確實是出于實利,但對于現在確實在進展的中俄關系,世界應如何應對?尤其是美國應采取怎樣的態度?
答:應對方法有幾個要素。不能直接對中俄接近做什么。美國也好,其他西方發達國家也罷,無法對兩國接近施加直接影響。問題是中俄各自與西方各國的關系。
關于與中國的關系,如前所述,已經無法避免世界漸漸向由中國制定規則的方向發展。中國有決定規則的財力和實力。簡單對抗這種趨勢未免愚蠢。我認為,美國同意參加亞投行要明智得多,因為那樣可以從內部使亞投行更接近于西方。
問:不僅在對俄政策上,在對華政策上歐美的差異也非常明顯。歐盟主要國家都決定參加亞投行,如何看到這種差異?歐洲更明智?
答:對俄羅斯和中國當然需要采取不同的對策。歐洲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態度可謂太天真,在某種程度上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支援是必要的。但也不是說提供軍事支援,烏克蘭局勢就會發生很大變化。支援的重點是使烏克蘭能夠處理本國的腐敗問題,重建經濟,抵抗住俄羅斯的攻勢。希望歐洲各國更致力于這一點。
對于中國主導的亞投行,我認為反對是重大錯誤。亞洲的很多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不足,中國試圖滿足這種需求。在這一點上美國做得不夠,世界銀行也無法滿足發展中國家的要求。我認為抵制亞投行是有問題的。歐洲各國從最開始就加入,從內部對資金的使用方式等施加影響,比美國明智。日本不參加有顧慮到日美關系的層面。
中俄關系異于北約
問:對于日本而言,對華關系是個難題,與俄羅斯之間也存在北方領土問題。安倍首相希望能解決與俄羅斯的領土問題。考慮經濟利益,日俄也互相有接近的意向。于是日中俄之間出現了復雜的討價還價。您如何看待?
答:首先我不認為俄羅斯會在北方領土問題上做出重大讓步。這幾年俄羅斯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戲劇性高漲,這令普京無法在領土問題上讓步。安倍首相似乎想讓普京在這一問題上做出妥協,現實中這恐怕完全不可能。接近俄羅斯會給孤立的俄羅斯安心感。現在是需要孤立俄羅斯的時候。
問:如何看到中俄接近對亞洲和歐洲以外的地區,特別是中東局勢帶來的影響?
答:中俄接近并不是說形成了同盟,兩國關系沒有超過聯合應對眼前問題所需要的程度。與北約各國一起到阿富汗行動那樣的關系不一樣。
但比如說,美國以人道主義或保護人權為由介入蘇丹和敘利亞等地區時,中俄就會一起出來阻止。可以從這里看到中俄有一定的合作關系。另一方面,中俄都為伊斯蘭極端組織頭疼。因為伊斯蘭圣戰組織在全世界擴張,中俄都希望避免恐怖分子到本國作戰。但中俄都還無意跑到中東去調解遜尼派和什葉派的紛爭。如果那樣做,事態也會進一步惡化。中俄共同希望的僅僅是避免美國在中東扮演重要角色和發揮壓倒性的影響力。(弗朗西斯·福山 日裔美國政治學家)軍事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