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機械人產值空間超3000億
移動互聯網改變生活,去年在資本市場誕生了諸多牛股。而在2014年,中國的機器人元年或已經悄然來臨,投資市場暗藏著巨大機會,并非空穴來風。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每萬名生產工人占有的機械人數量中,日本是1710臺,美國是770臺,中國則不到90臺。盡管如此,近日日本媒體卻報道稱:“中國正在進行走向世界最大的機器人大國的華麗轉身。到2015年,中國按工業機器人新增設置臺數有望超過日本,躍居世界首位。”
上周,在深圳舉行的高工產研新興產業投資策略會上,機器人作為論壇三大新興產業之一,也引起了整個會場各界人士的關注。
在論壇上,高工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鄭利瑤認為:2014年是中國工業機器人元年,“在政策和資本的雙重刺激下,從2014年開始,工業機器人將在中國市場充分享受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帶來的巨大紅利。”
通常而言,業內把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兩大類。其中特種機器人是工業機器人之外,用于非制造業并服務人類的各種先進機器人,主要有軍用機器人和民用機器人。
此外,機器人產業鏈上大體分為上游關鍵零部件、中游整機系統集成和下游應用。
“在過去的幾個月,我們走訪了70多家公司和機器人配套相關的產業。”鄭利瑤介紹稱,“從產業鏈的角度來說,上游關鍵零部件和國外差距比較大。目前整體情況是,在中國涉及機器人產業的公司,更多是分布在中游即系統集成商領域占比最大,重點涉及相關企業1000家左右。”
在目前機器人的成本構成中,他指出,在2013年年底,本體的機械結構占比在35%左右,超過60%的部分來自于伺服系統、控制器和減速器幾大關鍵零部件。“減速器被兩家日本企業壟斷市場,未來價格變化不大。本體的機械結構在未來一年到三年,成本價格下降比較快,趨勢明顯,成本占比有7%左右的下降空間。競爭將非常激烈。”
對機器人在中國的產業投資機會,鄭利瑤更多關注工業機器人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從工業機器人市場空間來分析,對比美、德、日、韓四國制造業機器人密度會發現,中國的汽車、電子電氣、食品飲料、化工、塑料橡膠、金屬制品等6大制造業未來幾年尚需108萬-240萬臺工業機器人占中國工業機器人,總需求量的約70%,因此,工業機器人需求量約155萬-344萬臺。以20萬/臺計算,產值空間在3100億元-6880億元。”
“現在中國公司大范圍運用機器人的還不是很多。但全方位發展使用工業機器人是必然趨勢。從公司投資角度來分析,現在買機器人,投資回報率比較快。有5年以內回報期,我們都會買機器人。”雷柏科技副總經理鄧邱偉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