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工控網訊:恐怕沒有哪一個工業行業能像機器人產業的高速增長那樣令人興奮,過去4、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長,成為全球最受矚目的市場之一。隨著智能制造技術的推廣和智能設備在社會生產中的認可及利用,人們逐漸認識到智能機械設備優于傳統工業生產之處。
機器人產業作為高端智能制造的標尺,正在成為“中國制造”的核心和推動我國制造產業升級的源動力,在未來時間里必將逐漸替代傳統的工業生產。有專業人士表示,智能機械制造或將催化第四次工業革命。
“中國制造”求蛻變
一直以來,中國被世界各國視為是勞動力廉價的“加工工廠”。“中國制造”也一向停滯于中低端技術制造業的行列。能否撕掉“廉價勞動力加工工廠”的標簽,是中國制造業未來發展的關鍵所在,國內市場對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制造”需求越來越迫切。
在過去的3年里,中國人力成本增長近60%,已超過泰國和馬來西亞,一舉成為亞洲新興國家中人力成本最高的國家。2013年年初各地制造企業出現用人荒現象,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正在逐漸削減中國人口紅利,機器人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將創新傳統產業的產品和技術,帶來新的競爭力,緩解當前人口紅利的喪失。
此外,隨著智能制造機械技術的不斷進步,工業機器人逐漸呈現出精準自律、人機一體、感應識別、超柔性、強大的學習和自我維護能力等特點。智能制造機械越來越多應用到現實的社會生產中去,并在焊接、碼垛、分揀、碼頭及高危工作環境中替代人力的作用日漸顯現,其精準度高、速度快、工作時間長、解放勞動力及低成本運轉等特性越來越受到制造業的歡迎,引發企業紛紛看向智能制造市場。
高速發展的背后是“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對于中國裝備制造業來講,無論是趨于國際經濟形式的逼迫轉型,還是自身發展的必然需求,企業內部技術的升級以及產業結構的調整是一個貫徹始終的重要問題。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機器人擁有量僅是日本的五分之一,美國和德國的三分之一左右;從機器人密度(萬名員工使用機器人臺數)上看,日本是339臺,韓國是347臺,德國是261臺,而中國僅為10臺。伴隨著國家振興高端裝備制造業列入“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并予以培育和發展,機器人產業正迎來戰略性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