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任南琪教授承擔的國家“863”計劃“有機廢水發酵法生物制氫技術生產性示范工程”,日前在哈爾濱國際科技城——日產1200立方米氫氣生產示范基地一次啟動成功。
早在1990年,任南琪教授就帶領科研小組開展了有機廢水發酵法生物制氫技術的研究,并在國際上率先開發出利用生物絮凝體以廢水為原料的發酵法生物制氫技術,中試成果曾被評為“200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歷經15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將這一技術升級至工業化應用規模,并開發出成套設備,實現了實驗室研究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任南琪,1959年3月生人,1978年2月至1984年11月就讀于哈爾濱建筑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系,獲學士及碩士學位,其后又獲本校博士學位。從事廢水處理工程和生物研究技術,開創了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厭氧流行性污泥工藝發酵法生物制氫技術,并在世界上首次完成生物制氫中試研究。歷任哈建大助教、講師、教授、院長及校長助理。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榮獲黑龍江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及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01年被教育部批準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百千萬跨世紀人才工程”“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人選,主持的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提起現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工程學科博士生導師的任南琪教授,同行們的評價是他注重應用基礎理論研究與科技開發和產業化的結合,選題具有超前意識和創新精神。的確,作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校長助理與市政工程學院院長,任南琪教授在管理與科研方面都有著驕人的成績。
1978年,任南琪以優異成績考入了哈爾濱建筑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系。文革之后,百廢待興,任南琪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學習之中。在本科畢業準備論文的期間,任南琪逐漸對“不同溫度下活性污泥中DNA含量研究”這個課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本科畢業后,任南琪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繼續攻讀市政與環境工程方面的碩士研究生。隨著研究領域的伸展,任南琪發覺自己對研究工作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堅定了自己走科學研究之路的人生目標。在研究生課題研究中他從事穩定塘的研究。此后,他一直從事微生物學研究。
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任南琪留在了母校任教,并在科研工作中不斷進步,取得了一系列成績。1985年,他參加了2項國家“七五”科技攻關課題研究和1項國家“八五”科技攻關課題研究。1990年,自選課題從事兩相厭氧反應器研究,同時發現生物產氫規律。1991年,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并獲資助,開始從事生物制氫設備研制與產氫能力提高研究,1994年結題后獲黑龍江省科技攻關進步二等獎。此后主要從事廢水處理工程和生物技術研究,穩定的研究和開發方向主要有:“兩相厭氧微生物生理生態學研究”、“有機廢水發酵法生物制氫技術研究”、“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工業廢水生物處理技術研究”、“新型高效廢水處理技術與設備開發”等等。
其中生物制氫技術在黑龍江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和黑龍江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下,2000年完成了生物制氫中試研究,開創了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厭氧活性污泥工藝發酵法生物制氫技術。中試研究成果于2001年1月由485位兩院院士投票評選為“200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之一。此項研究開創了以厭氧活性污泥為產氫菌種的發酵法生物制氫技術,理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并在世界上首次完成生物制氫中試研究。該技術結合生物學、新能源開發和環境保護多個學科領域,利用生物技術生產氫氣。2000年獲得國家973項目資助,現已在國內外發表論文6篇,發明專利1項。
早在1990年,任南琪教授就帶領科研小組開展了有機廢水發酵法生物制氫技術的研究,并在國際上率先開發出利用生物絮凝體以廢水為原料的發酵法生物制氫技術,中試成果曾被評為“200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歷經15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將這一技術升級至工業化應用規模,并開發出成套設備,實現了實驗室研究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任南琪,1959年3月生人,1978年2月至1984年11月就讀于哈爾濱建筑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系,獲學士及碩士學位,其后又獲本校博士學位。從事廢水處理工程和生物研究技術,開創了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厭氧流行性污泥工藝發酵法生物制氫技術,并在世界上首次完成生物制氫中試研究。歷任哈建大助教、講師、教授、院長及校長助理。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榮獲黑龍江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及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01年被教育部批準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百千萬跨世紀人才工程”“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人選,主持的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提起現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工程學科博士生導師的任南琪教授,同行們的評價是他注重應用基礎理論研究與科技開發和產業化的結合,選題具有超前意識和創新精神。的確,作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校長助理與市政工程學院院長,任南琪教授在管理與科研方面都有著驕人的成績。
1978年,任南琪以優異成績考入了哈爾濱建筑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系。文革之后,百廢待興,任南琪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學習之中。在本科畢業準備論文的期間,任南琪逐漸對“不同溫度下活性污泥中DNA含量研究”這個課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本科畢業后,任南琪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繼續攻讀市政與環境工程方面的碩士研究生。隨著研究領域的伸展,任南琪發覺自己對研究工作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堅定了自己走科學研究之路的人生目標。在研究生課題研究中他從事穩定塘的研究。此后,他一直從事微生物學研究。
碩士研究生畢業后,任南琪留在了母校任教,并在科研工作中不斷進步,取得了一系列成績。1985年,他參加了2項國家“七五”科技攻關課題研究和1項國家“八五”科技攻關課題研究。1990年,自選課題從事兩相厭氧反應器研究,同時發現生物產氫規律。1991年,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并獲資助,開始從事生物制氫設備研制與產氫能力提高研究,1994年結題后獲黑龍江省科技攻關進步二等獎。此后主要從事廢水處理工程和生物技術研究,穩定的研究和開發方向主要有:“兩相厭氧微生物生理生態學研究”、“有機廢水發酵法生物制氫技術研究”、“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工業廢水生物處理技術研究”、“新型高效廢水處理技術與設備開發”等等。
其中生物制氫技術在黑龍江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和黑龍江省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下,2000年完成了生物制氫中試研究,開創了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厭氧活性污泥工藝發酵法生物制氫技術。中試研究成果于2001年1月由485位兩院院士投票評選為“200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之一。此項研究開創了以厭氧活性污泥為產氫菌種的發酵法生物制氫技術,理論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并在世界上首次完成生物制氫中試研究。該技術結合生物學、新能源開發和環境保護多個學科領域,利用生物技術生產氫氣。2000年獲得國家973項目資助,現已在國內外發表論文6篇,發明專利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