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電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年似乎就迎來決戰。國家補貼政策退出,車企一片漲價聲中,特斯拉反其道降價“大甩賣”,Model 3系列和Model Y系列降價幅度2萬元至4.8萬元,五款車均降至歷史最低價。
幾日后,新勢力品牌AITO問界跟進降價,問界M5 EV降幅2.88萬元至3萬元不等,問界M7最高降幅3萬元。
業內人士指出,不少新能源車企處在“賠本賺吆喝”階段,在特斯拉咄咄逼人的價格策略下,需要應對補貼退出和價格戰的雙重沖擊,新能源汽車的淘汰賽進入加速階段。
特斯拉緣何逆勢降價?
國家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已于2022年12月31日到期,意味著今年起購買純電動車將失去萬元補貼。
不少新能源車企宣布2023年漲價以彌補成本的抬升。比亞迪、廣汽埃安、吉利幾何紛紛上調官方指導價3000元至8000元不等。
在這樣一個特殊時點,特斯拉卻將價格降至歷史最低,逆勢“攪局”,讓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更加白熱化。
特斯拉緣何降價?業內人士表示,2022年,特斯拉全球共交付131.4萬輛,同比增長40.3%,但與其設立的150萬輛年銷量目標顯然有較大差距。且現有車型Model 3和Model Y車型均已上市多年,產品老化單一,面對國內百花齊放的新車型顯得競爭力不足。
特斯拉資深觀察人士指出,特斯拉全球訂單積壓自2022年8月以來一直在減少,11月降至20萬輛以下。特斯拉股價從2022年初402.67美元的高點一路下滑,一度跌至今年1月6日的101美元低點。
“以價換量和提升產品競爭力成為特斯拉的選擇。”申港證券研究報告稱,特斯拉汽車毛利率約27%,降價后仍存有較大盈利空間,因此有底氣逆勢降價,搶占市場份額。
瑞銀中國汽車行業研究主管鞏旻對記者表示,國內車企數千元的漲價幅度,并沒有將原本1.2萬元補貼金額完全覆蓋,而是由車企和消費者各承擔一部分。特斯拉因利潤空間相對較厚,有相當大讓利空間,以此達到供求再平衡。據估算,降價后特斯拉在中國依然有約20個點的毛利率。
國補退出和價格戰雙重沖擊國內車企如何應對?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說:“補貼退出,對低端的A0級車型和高端車型沒有太大影響,受影響的主要是中端價位車型,但相關車企對此都有準備。”
“補貼退坡對年初車市會有負面影響,但今年雖然電動車沒有了1.2萬元的補貼,燃油車同樣也沒有了七八千元的購置稅減免優惠。因此,從電動車、燃油車價格的比較來說,差別并不大。”鞏旻說。
特斯拉降價的確讓國內車企措手不及。若跟進降價,大多數原本就“賠本賺吆喝”的車企日子更加難過;不降價,與特斯拉相同價格區間的車型很可能失去市場。
首創證券研報指出,特斯拉Model 3降價后價格區間為23萬元-33萬元之間,預計將與原本處于該價位的比亞迪海豹、零跑C01和小鵬P7等車型直接競爭。Model Y降價后價格區位為26萬元-36萬元,預計將加劇與蔚來ET5、極氪001、比亞迪唐EV、問界M5等車型的競爭。
問界已經跟進大幅降價,其他車企尚未有進一步動作。小鵬汽車近日對外表示,小鵬有自己的銷售節奏,會根據自身情況決定產品售價及促銷活動,而非跟隨其他車企。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春節前車市處于低迷狀態,其他車企跟進降價沒有意義,但可能會在二三月份通過推出新品、提升產品力進行市場調節。
“今年,估計大部分車企可能會出現虧錢降價,這是基于市場的選擇。”張永偉說,有些企業可能擔心活不下去降價,有的是為了搶占市場降價,都是市場行為,但降價早不一定就能領先。
張永偉表示,當新能源汽車進行到耐力賽時,就要回歸先進制造本質,用數字化、智能化提升先進制造水平,以此降低成本、提升質量。“敢不敢降價要看有沒有在生產制造方面的能力,這點很多國內企業需要補課。”
鞏旻則表示,價格競爭是威脅,同時也是契機,自主品牌應更多考慮如何在產品創新的同時降成本,簡單以價格跟進應對并不容易。
難以擺脫虧損,新能源車企加速洗牌與出清
車企賠本賺吆喝,增收不增利是個繞不開的話題。
數據顯示,與特斯拉此前可以實現27%的毛利率不同,僅有少數新能源車企能夠實現盈利。2022年前三季度,國內上汽通用五菱、比亞迪實現盈利,幾大新勢力車企持續大額虧損。第三季度,蔚來汽車凈虧損41.1億元,同比增長392.1%;小鵬汽車凈虧損23.8億元,同比增加49%;理想汽車凈虧損16.46億元,比二季度虧損擴大156.7%。
有業內人士估算,不少新能源汽車越賣越虧,某些新勢力品牌每賣一輛車虧損甚至近10萬元,每輛車虧損三四萬元的不在少數。
“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688萬輛,但企業仍未盈利,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成本高漲,碳酸鋰價格從5萬元/噸一度漲到60萬元/噸,芯片價格上漲10%至40%,還有其他因素造成的供應短缺問題。”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副總經理席忠民說。
今年的有利因素是電池原材料供應將會增加,因市場風險加大,囤積居奇會變少,電池原材料價格將逐步擠掉泡沫回歸理性,整車廠成本壓力減輕。
競爭不利因素是,今年國內將有超過100款新能源汽車上市,電池技術、智能化水平、輔助駕駛能力都將有更多提升,競爭更為激烈。因此,全方位智能化成為“標配”,堆料難以避免,屏幕、算力、傳感器越大越高越多,成本急劇增加。且汽車行業投資金額巨大,建廠和上產能均不是短期能實現的,不少品牌無法實現規模效應。
中信建投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程似騏認為,隨著需求配置陸續同質化,規模效應成為勝負手,國補退出將放大規模效應,加速尾部玩家倒閉。
“一定有大量品牌被淘汰,市場出清這兩年將更為明顯。”張永偉說,部分品牌過去存活并不是靠經營,有的靠地方政府投資活著,有的靠融資能力強活著。目前,高端品牌努力下沉,豪華車企盯著經濟型產品,競爭更加激烈,結果就是不合理的產品被擠壓,完成品牌淘汰市場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