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制造業尤其是出口型企業而言,2023年會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這一年,歐盟碳關稅將于10月起試運行。
歐盟碳關稅靴子落地,這意味著免費配額逐漸減少,企業將要為碳排放支付費用。加強碳管理正成為企業剛需。在業內看來,隨著我國提出雙碳目標,各行業龍頭出于搶占市場等長遠考量,已然開啟加大降碳投入。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部分鋁企有所行動,碳足跡即成為低碳管理的一把“鑰匙”。不過,目前痛點之一在于標準尚不完善。
過去一年,“統一規范”成為政策頂層設計關鍵詞。發改委發布《關于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實施方案》,并表示將出臺并實施一系列區域、行業企業、產品的碳排放統計核算方法與標準。
而隨著多國有意推進碳關稅立法,其是否將加劇全球貿易壁壘頻被提及。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企業及市場更期待中歐加強國家間的對話與協調,政府發揮引導作用,推動構建全球統一的碳市場。
碳關稅來了,龍頭開啟“捕捉”碳足跡
2022年12月末,歐盟理事會和歐洲議會達成臨時協議,確定歐盟碳關稅將于2023年10月起試運行。這一時間較此前確定的實施時間推遲了10個月。
根據計劃,2023年至2026年被歐盟定為碳關稅過渡期,2027年正式全面開征。碳關稅實施初期企業只有報告義務,但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地,免費配額逐漸減少,企業后續將需要為碳排放支付費用。
碳關稅迫近,加強低碳管理成為眾多制造企業尤其是出口型企業的當務之急。碳足跡即是低碳管理的形式之一。
所謂碳足跡,指對一個產品在其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產生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統計。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軼偉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對碳足跡的核算一般分為“搖籃到大門”與“搖籃到墳墓”兩種,前者通常是指產品從資源開采、前體制造、成品制造,到出廠或下游客戶的碳排放。后者覆蓋一個產品的完整生命周期,包括產品使用階段和其報廢后產生的碳排放。
鋼鐵、鋁、水泥等高耗能制造業出口,預計將在歐盟碳關稅試行后受到直接影響。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部分鋁企已有所行動。鋁加工上市企業明泰鋁業(SH:601677)與鑫鉑股份(SZ:003038)去年四季度先后官宣產品獲得碳足跡認證。其中,鑫鉑鋁業稱,通過碳足跡認證,將進一步提高公司太陽能邊框產品的巿場競爭力。
李軼偉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在2020年雙碳目標提出之前,關注碳管理的多為中國石化等有綠色發展考核目標的央企。如今,各行業龍頭響應,出于搶占市場等長遠考量紛紛加大降碳投入。隨著我國碳市場啟動,目前絕大多數企業尤其是外貿出口企業,即使尚不了解碳管理,也已對其必要性有了認識。
“對于中國企業來說,需要應對國內碳市場,又要應對國際接軌的歐洲碳市場,因此未來企業碳管理需求將會是一個剛需。”金風科技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企業需要有專業的碳管理能力以應對未來碳排放可能帶來的ESG風險。
碳排放管理逐漸成為企業的必選項,其背后市場亦成為一片藍海。
碳排放管理軟件和咨詢解決方案提供商碳阻跡去年9月發布預測報告提出,中國碳管理市場規模在2025年、2030年和2060年將達到1099億元、4504億元和43286億元。
從事環境監測的雪迪龍(SZ:002658)去年12月就曾表示,金屬冶煉、水泥等行業開展碳監測業務,將會給公司帶來更大的商業機會及良好的市場前景。
“自雙碳目標提出以來,近兩年碳足跡管理服務市場的發展可以用‘突飛猛進’形容,市場規模幾乎迎來成倍增長,且涉及衣食住行等幾乎所有社會領域。” SGS中國知識與管理服務事業群華南區低碳領域產品經理賀晗表示,單個產品碳足跡的計算邊界不僅限于其所處行業,還會涉及到原料、生產、物流、服務等上下游環節,降碳成為全行業共同的任務。
碳足跡計算須貫穿產業鏈上下游,處于供應鏈鏈主地位的龍頭企業往往會對供應商的碳排放提出更高要求。
遠景碳管理業務總經理孫捷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各國加強政策引導的同時,市場對于碳管理的需求在不斷明確和提升,例如蘋果、寶馬等龍頭企業會向供應商提出報送碳排放數據、提升綠電使用比例等要求。他表示,企業對于碳管理的需求,也從理解碳排放、算準碳排放,向著減排演進。
“在全球實現碳中和的背景下,采購光伏組件往往也是客戶推進自身減排和ESG戰略的一部分。” 隆基綠能品牌總經理霍焱表示,公司客戶會關注隆基在氣候行動和企業碳管理方面的表現,這甚至成為客戶采購決策因素之一。
碳足跡管理難點:統一規范尚待完善
盡管碳排放統計核算被認為是制定政策、推動工作、開展考核、談判履約的重要依據,但貝殼財經記者翻閱目前各家企業披露的碳排放、碳中和等主題報告看到,與我國碳市場處于初期階段這一情形相應,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對于碳排放數據的統計方式及范圍不盡相同。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在碳足跡領域,目前國內普遍公認的標準是國際標準組織發布的ISO 14067標準。“可以將這套標準理解為類似于會計從業人員需要遵循的會計準則,中創碳投等第三方機構在進行碳足跡核算時也需要依據這套標準進行工作。”李軼偉告訴記者。
標準存在并不意味著足以解決具體應用領域的所有困境。國際化工企業巴斯夫提出,其產品碳足跡的計算遵循產品生命周期評估(ISO 14044)、產品碳足跡(ISO 14067)的通用標準和《溫室氣體協議產品標準》,然而這些標準沒有具體規定如何準確計算每一個產品的碳足跡。在缺乏此類標準的情況下,由不同公司制造的相同產品,其碳足跡尚不能直接進行比較。
孫捷也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市面上的碳管理工具大多不具備企業實際生產情景中亟須的能耗數據自動精準采集、節能減碳路徑設計、綠色權益履約、權威機構認證報告等功能,因此遠景自主研發出方舟能碳管理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政策頂層設計層面,“統一規范”已成為關鍵詞。
國家發改委等三部委于2022年8月發布了《關于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實施方案》。發改委提出,碳排放統計核算難點在于這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多個層級、多類主體、多種維度。不同對象、不同用途的碳排放核算邊界和方法也不同。
發改委表示,后續將出臺并實施一系列區域、行業企業、產品的碳排放統計核算方法與標準,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
李軼偉告訴貝殼財經記者,雖然目前在全國范圍內還未有統一標準,但可以看到深圳、成都等地政府已開始先行先試,鼓勵企業進行碳排放管理。2022年12月,由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院牽頭起草的《碳足跡評價通用技術要求》與《碳足跡數據質量評價技術規范》發布,成為大灣區碳足跡標準體系的基礎性標準。
對于企業如何應對碳關稅,賀晗建議,首先應“摸清家底”,對自身價值鏈的碳排放情況進行盤查,了解自身排放現狀以及在所處行業的排放水平,并根據量化后的數據基礎制定行動方案,對碳足跡中排放較高的環節進行逐一分析,形成減排方向。例如原材料端可以考慮使用可再生材料,能耗方面加大綠電使用比例。
避免碳關稅成“氣候保護主義”,企業期待統一的碳市場
歐盟碳關稅落地或許只是開始,美國等國家也頻頻傳出要推進本國碳關稅立法。碳關稅是否將加劇全球貿易壁壘的擔憂,正成為行業焦點。
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文曾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國際社會并沒有統一完善的核算機制明確全球碳足跡的來源和去向,歐美發達國家雖然消費了商品,但沒有為其碳排放負責,使得部分發展中國家面臨更嚴峻的減排壓力。
當前,各國碳市場發展程度不同、碳排放計算標準不一等現實問題尤為明顯。
“中歐碳價差距過大,國內碳市場減免規模有限。”東方證券在去年底研報中提出,2022年以來,中國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的價格大約在55-61元/噸浮動。相比之下,2022年歐盟碳價在60-90歐元/噸之間波動,即便是近兩年的低點也就是2021年初,也在30-40歐元/噸之間。在不考慮免費配額的情況下,中歐碳價差距十分明顯,給碳密集型產品進入歐盟市場帶來了巨大挑戰。
根據目前國內碳市場情況,金風科技希望有關部門能從后臺將綠電、綠證、與碳核查打通,從機制上確保環境權益的唯一性。金風科技亦呼吁,為避免納入CBAM相關出口產品進入歐盟時可能采取默認值計算間接排放量,也希望國內電網排放因子、國內碳市場能盡快走向國際,并得到相關標準與體系認可。
貝殼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歐盟實行碳關稅在即,企業及市場更期待中歐加強國家間的對話與協調,以及國家發揮引導作用。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政府與企業應配合起來共同建設更完善透明的碳交易機制,我國也需要和歐盟等方加強談判溝通,循序漸進推動碳邊境調節機制透明化。
霍焱表示,在國家層面建議加快碳交易市場建設,擴大碳交易市場的參與主體范圍,利用碳市場形成合理有效的碳價格引導企業減排,建立健全碳排放統計、監測、報告的標準體系作為企業碳管理“基礎設施”,同時支持中國企業參與到全球綠色價值鏈的塑造,推動構建全球統一的碳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