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大潮席卷下,市場的變換莫測在過去一年尤為醒目。
由于受到產業鏈價格波動、疫情以及國際因素影響,我國光伏產業去年前半段表現飄忽,然而,隨著國際需求以及國內外政策的利好,光伏產業最終實現彎道超車,而身處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們,憑借著自身深厚的積累和卓越的布局,紛紛完成了驚人的利潤增長。
2023年新一年開啟之際,PV Tech盤點出“2022十大暴賺光伏公司”,此次盤點旨在發掘去年欣欣向榮的光伏行業中,盈利水分最少、能力最強的企業。
我們從排名前五的公司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行業的爆賺指數與供需缺口,在這兩個賽道上,過去的2022年領先公司賺的“盆滿缽滿”。
選擇標準:
1.2022年前三季度(A股)光伏上市公司凈利潤排名前十;
2.2022年前三季度(A股)光伏上市公司扣非凈利潤排名前十。
數據基于歷史,不代表未來趨勢;僅供靜態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
第十名
晶盛機電
晶盛機電前身系上虞晶盛機電工程有限公司,公司以技術起家。從2019年開始,公司開始完善自身的新興產業業務布局,享受能源結構轉型紅利期。在此期間,晶盛機電圍繞光硅、藍寶石、碳化硅三大主要半導體材料開發出一系列關鍵設備,并延伸到化合物襯底材料領域。
晶盛機電2022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74.63億元,同比上升86.96%;歸母凈利潤20.09億元,同比上升80.92%;扣非凈利潤19.09億元,同比上升81.54%
身處硅片制造環節,晶盛機電主營業務生長設備,其技術儲備深厚,覆蓋了所有的核心生產環節。由于客戶TCL中環、晶澳科技等企業占據國內硅片產能的半壁江山,在大尺寸規格硅片已成定勢的情形下,晶盛機電憑借全面的產業鏈和優越的技術儲備,未來業績增長也比較可觀。
第九名
天合光能
作為行業先行者,天合光能近兩年表現出“愈久彌新”的特質,在電池、組件技術方面不斷創新,在組件大尺寸的趨勢下,公司更是搶先布局210大尺寸組件,為自身業績增長贏得了時機。
光伏組件是天合光能的立足之本,依靠長期穩定、優質且大量的組件銷售,公司積累了良好的品牌口碑。根據該公司2022前三季財報,報告期內營收凈利潤雙雙增長,營業總收入581.98億元,同比上升86.15%,歸母凈利潤24.02億元,同比上升107.74%;扣非凈利潤22.41億元,同比增長130.46%。
2023年1月9日發布的2022年度業績預告中,天合光能預計2022年度盈利約34-40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6-2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4.22-40.18億元,同比增長89.69%-122.68%,全年業績表現不俗。
在組件的銷售模式上,除過把握Tob端的直銷方式,公司在對接終端用戶的分銷模式上亦有前瞻布局,渠道先發優勢明顯。
第八名
上機數控
轉型光伏產業上游的設備廠上機數控享受到了紅利。2019-2021年,公司為了把握單晶替代多晶的市場機遇,把光伏設備業務逐漸轉移至單晶硅塊業務,2022年單晶硅業務規模擴大更是為公司帶來了可觀的利潤。
根據上機數控公告,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約174.86億元,同比增長130.49%;歸母凈利潤28.31億元,同比增長101.43%,扣非凈利潤24.27,同比增長82.14%。
從行業角度觀察,硅料為光伏投資壁壘高領域,單晶硅更是具有競爭格局極好、利潤豐厚等優勢。而從2022年年初開始,上機數控對硅片產能的擴產也為公司帶來巨大回報。
僅用三年就成為硅片行業新貴的上機數控,近期還把業務開拓目標瞄向硅料,其發展后續如何,PV Tech將持續關注。
第七名
正泰電器
在低壓電器行業,正泰電器是當之無愧的龍頭企業,其業務范圍覆蓋發電、儲能、配電、用電全產業鏈,2016年正泰電氣完成對正泰新能源的收購后,形成低壓電器和光伏新能源的雙主業格局。
公司的光伏新能源業務自 2017 年以來收入占比穩步上升,2022年H1光伏板塊營業收入124.48億元,收入占比達52.8%,首次超過低壓電器營收。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350.17億元,同比增長21.73%;歸母凈利潤32.15億元,同比增長15.69%;扣非凈利潤27.2億元,同比下降5.96%。
由于光伏組件制造業務剝離已于2022年7月完成,剝離后組件制造業務收入不再計入公司合并范圍,受此影響,公司第三季度組件銷售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8.17億元。
2022年,正泰電器進行了一系列資本運作,以整合旗下各光伏業務板塊:如將光伏組件制造板塊業務整合至正泰新能后整體對外出售,以進一步聚焦核心業務;籌劃控股子公司正泰安能的分拆上市事宜;再如收購通潤裝備,將向通潤裝備注入其光伏逆變器及儲能業務等。
第六名
晶澳科技
2022年,晶澳科技的一體化戰略優勢明顯,幫助公司進一步鞏固競爭力,在做強做優光伏產品智造的同時,力圖做精光伏輔材和設備產業,積極開發下游光伏發電應用場景解決方案,三大業務協同發展,拓展市場需求空間。
公司2022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493.24億元,同比增長89.0%;歸屬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9億元,同比增長150.66%;扣非凈利潤32.41億元,同比增長200.93%。
晶澳科技借助成熟深入的一體化布局,以及廣泛的全球化市場渠道,通過技術迭代、工藝革新、規模效應、利用率提升等方面進行全面成本管控和效能提升,長期盈利能力優勢將進一步凸顯,也成為報告期內幾大組件廠中盈利最強的公司。
在產品線上,亦是多線布局n型技術研發和大規模量產,爭取在未來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垂直一體化帶來的穩健、持續盈利,多頭押注帶來靈活應變的底氣與能力,老牌勁旅晶澳科技最清楚怎樣利于不敗之地。
截至發稿,晶澳披露了2022年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2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億元至56億元,同比增長135.45%至174.6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48.2億元至56.2億元,同比增長160.99%至204.31%,全年最高將賺56億元。
第五名
TCL中環
作為硅片龍頭企業的TCL中環,在過去一年的前三季度凈利也延續了高增長,憑借極速推進產能擴張及定價權,其在光伏行業亦“玩”的風生水起。
根據TCL中環的財報,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98.45億元,同比增長71.35%;歸母凈利潤50.01億元,同比增長80.68%;扣非凈利潤49.84億元,同比增長99.85%。
這一業績主要得益于其新能源和半導體業務板塊的穩定發力,根據半年報披露,該公司新能源板塊營收占比約93%,半導體板塊營收占比約4.85%。
在三季報中,TCL中環主營業務專門劃分了光伏硅片和光伏電池及組件業務,計劃進一步強調光伏硅片在其產業中的比重。在2022年6月,TCL中環的寧夏中環六期硅片項目投產,增厚了該公司業績。
作為目前全球產能規模僅次于隆基綠能的第二大硅片企業,TCL中環依靠制造效率的提升完成了今年扣非凈利潤的堅挺表現。在晶體環節,該公司單臺月產同比提升12%,單位產品硅料消耗率進一步下降;在晶片環節,硅片A品率提升4%;在細線化、薄片化等方面,同硅片厚度下單公斤出片數提升6%。
縱向對比于隆基綠能和上機數控可以發現,在硅片領域,過去一年中擴大產能已成為該行業的重要戰略。
第四名
隆基綠能
在2022年,隆基綠能仍舊是當仁不讓的行業市值NO.1,超3200億元的市值讓其即便在千億市值軍團種依舊保持著領軍地位。
作為光伏第一股,隆基綠能在2020、2021兩年內連續兩次登頂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冠軍,2022年前三季度單晶組件出貨量也已超過30GW,單晶硅片出貨量超過60GW。
根據隆基綠能2022三季報,報告期中隆基綠能營收凈利潤雙雙增長,公司營業總收入870.35億元,同比上升54.85%,歸母凈利潤109.76億元,同比上升45.26%;扣非凈利潤106.54億元,同比增長43.99%。上述營收、凈利均為隆基綠能歷史上最好的經營業績,前三季度業績已經超過去年全年。
我們看到在企業營收、凈利增幅等領域,隆基綠能并未處于全行業第一的位置,然而,公司在電池轉換效率、產品質量、成本管控、品牌等方面優勢突出,護城河深厚。
未來,隨著硅料新增產能的逐步釋放,價格開始進入下行通道,諸如隆基綠能的頭部組件企業能夠依靠自身在產業鏈中的強勢地位,在利潤重新分配的過程中受益。
第三名
特變電工
特變電工近年來在新能源轉型中尤為突出,圍繞著以太陽能硅片和太陽能系統工程為核心的也收入占比已經達到32.59%,并逐步形成了光伏風電資源開發及電站建設、以及多晶硅生產制造兩大細分主業。
2022年前三季度,特變電工實現營業總收入646.51億元,同比增長65.06%;歸母凈利潤110.56億元,同比增長112.98%;扣非凈利潤112.64億元,同比增長183.54%。
多晶硅、煤炭產品銷量同比增加、銷售均價同比上漲成為了公司業績增長的核心因素。由于公司硅料持續擴產,盈利貢獻加大,同時,特高壓建設提速的時代浪潮也會助力電網裝備,特變電工擁有稀缺且難以復制的能源資源優勢。
第二名
大全能源
身處光伏產業鏈的上游環節,大全能源與協鑫科技及特變電工子公司新特能源勢均力敵。
大全能源走到這個位置,與其在單晶硅取代多晶硅的大勢面前積極思變,緊抓機遇,產能與技術兩方面齊頭并進分不開。
從大全能源三季報來看,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246.77億元,同比增197.15%;凈利潤150.85億元,同比增長237.23%;扣非凈利潤151.08億元,同比增長238.35%。這樣的增速疊加高達73.8%的毛利率,大全能源業績引人關注。
翻倍的業績主要得益于硅料供求關系持續緊張,加上公司年初新增產能釋放,前三季度,硅料銷售量利齊升,盈利能力持續提升。過去一年,大全能源新增硅料訂單合計已超128萬噸,預計金額超過3800億元,是2021年營業收入的約35倍。
業績增長的同時,大全能源也在加速擴張,根據各項擴產計劃,到2023年年底,所有項目實施達產后,大全能源累計年產能可實現30.5萬噸,直追“硅料一哥”通威股份。
不過隨著近期硅料跌價態勢加劇,此前的業績驅動力可能逐步衰弱,成長潛力也將現隱憂。
第一名
通威股份
2022年,通威股份光伏業務全面開花,在硅料、電池、電站終端均取得不俗成績,同時開啟了新業務版圖。
通威股份在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20.84億元,同比增長118.6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7.30億元,同比增長265.54%;扣非凈利潤219.81億元,同比增長270.62%。
受益于硅料價格大漲,通威股份這幾年業績均呈現出爆發式增長,光伏產業鏈價值分配中呈現出“上游吃肉,下游吃土”的狀況。
另一方面,通過安全穩定、高質高效的生產,通威多晶硅生產成本不斷降低,一直處于行業成本曲線的最左側,保證了自身在高純晶硅領域的競爭力。在電池環節,通威過去一年全球出貨量累計突破100GW,進一步夯實全球光伏行業龍頭地位。
令PV Tech關注的是,2022年下半年通威股份正式進軍光伏組件,徹底打通整個光伏制造鏈,開始了新的業務版圖拓展。通威的入局,給組件領域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后續預計也將產生持續且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