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旺盛需求下,光伏產業鏈發展火熱,行業企業盈利頗豐。截至今日,A股光伏產業鏈已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的有9家公司,全部實現業績預喜。
從凈利潤增幅比例看,一些抓住產業鏈更新機遇的企業,業績表現更為驚艷。例如,高測股份(SH:688556)受益于硅片向大尺寸化發展,硅片切割設備銷售高增;奧特維(SH:688516)受益于新型電池技術的滲透,串焊機訂單充沛;德業股份(SH:605117)受益于儲能逆變器逐漸取代傳統逆變器,儲能光伏逆變器迅速出貨。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由于上游的硅料和硅片價格高企,部分中游的電池和組件企業、下游的電站企業盈利承壓,2022年這一情況同比2021年得到明顯改善。愛旭股份(SH:600732)、億晶光電(SH:600537)均實現扭虧為盈,天合光能(SH:688599)、博威合金(SH:601137)維持高比例正增長;而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集中到賬后,亦對太陽能(SZ:000591)等電站企業產生積極影響。
投資擴產火熱 電池與組件盈利改善
得益于國內外市場需求超預期,光伏裝機量正在持續增長,利用水平逐步提升。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前10個月,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同比增長98.7%,規模已刷新歷年同期光伏新增裝機量的歷史紀錄,累計裝機容量達到約3.6億千瓦。協會預測,2022年全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將達到8500萬千瓦至1億千瓦。
整體來看,產業鏈上下游的擴產均達到近三年的“巔峰”。2022年硅料擴產規模達257萬噸,同比增幅56.23%;硅片/硅棒/切片達536GW,同比增幅58.11%;電池達629.05GW,同比增長了271.78%;組件377.8GW,增幅達136.57%。其中,2022年多晶硅擴產規模高達257萬噸,投資總額超千億,老牌龍頭企業共計擴產70萬噸,僅占總擴產規模的29.5%,其余均為跨界投資。
對此,財經作家謝宗博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在當前碳中和、碳達峰的行業發展大趨勢下,新能源行業面臨長期的發展機遇和潛力。越來越多的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看到了這一長期趨勢,投身到光伏發電等新能源行業之中,既可以為這一新興行業帶來巨額的投入,加快行業發展,同時也有助于企業本身打造長期的競爭優勢,提升企業業績。
事實也確實如此,光伏上市公司的業績提振是顯而易見的。例如,1月12日晚間,愛旭股份發布2022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2年度實現歸母凈利21.1億元至25.1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此前在2021年,愛旭股份的電池片價格亦有所上漲,但漲幅不及主要原材料硅片價格的漲幅,導致其凈利潤為-1.16億元。對于扭虧為盈,公司稱,2022年全球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光伏行業實現了較快發展,太陽能電池片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產品市場銷售價格持續上升,由此帶來公司電池銷量以及營業收入的大幅增長。
同日發布業績預告的還有億晶光電,預計2022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約100億元,同比增長約145%;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25億元至1.5億元,將實現扭虧為盈。其表示,公司秉持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并舉的銷售戰略,太陽能組件銷售量及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均有大幅增長。此外,公司改善了資產結構,提高了市場競爭力。在提升電池效率和生產降本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新產線的產量及產品效率、良率優勢顯現。
技術更新換代 切割設備與逆變器漲幅驚人
盡管光伏主要環節2022年的利潤都有所提升,但一些迎合產業鏈更新機遇的企業,業績表現更為驚艷,尤其是光伏設備龍頭普遍高增長。
例如,高測股份暫列光伏上市公司的年報預告凈利潤增幅之首。公司預計全年歸母凈利潤為7.6億元至8.2億元,同比增長340.09%至374.83%。在公告中,高測股份稱,2022年度,受益于雙碳目標的穩步推進,光伏行業持續保持高景氣度,市場需求旺盛,公司設備訂單大幅增加,光伏切割設備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較去年實現大幅增長。
有光伏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硅片產業明顯朝向大尺寸、薄片化發展的趨勢明顯,但是目前部分存量設備無法將大尺寸硅棒切割加工為硅片,且由于大尺寸硅片的碎片率高于小尺寸,傳統存量設備的切割良率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因此,為保切割良率,提高切割穩定性和硅片質量,光伏切割設備需要更加先進的切割工藝,從而推動設備的更新替換需求。
而作為逆變器環節的黑馬企業,德業股份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4.50億元至15.50億元,同比增加150.62%到167.91%。其表示,2022年度實現業績高增長的主要原因系逆變器業務經營業績保持快速增長,下游市場需求旺盛,存量市場與增量市場并起;及其前期開拓的儲能電池包產品逐漸成熟并投入市場,下半年搭配儲能光伏逆變器迅速出貨。
“2022年光伏逆變器行業業績火熱,尤其來自歐洲的訂單大幅增加,本質上是技術與市場各種瓶頸在近期得以突破的結果。”獨立研究員陳佳向記者稱,從技術與市場數據分析,前期困擾光伏逆變器產能的技術瓶頸,包括IGBT短期、產業競爭加劇、上游產業鏈漲價等影響光伏逆變器產能與盈利的不利條件,在近期得到極大改善;而歐洲地區對光伏產業需求攀升,極大幫助了中資光伏產業鏈,光伏逆變器行業也隨之水漲船高,去年甚至出現過月度對歐盟出口同比增長超110%的現象。
而從技術變革的角度看,傳統光伏逆變器逐漸被儲能逆變器取代,也使得前期布局儲能逆變器的企業進入收獲期。陳佳表示,傳統光伏逆變器只能白天發電,發電功率受天氣影響,運營效率不穩定不可預測;儲能逆變器能完美解決上述問題:負荷低谷時儲能;負荷高峰時放能,優化電網調峰,“這是近期光伏逆變器產業鏈的最大機遇,同時也是最大挑戰。”
補貼及時發放 光伏裝機有望持續增長
相比之下,處于光伏產業鏈下游電站運營端的太陽能2022年業績同比預增幅度較小。公告顯示,2022年,太陽能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3.25億元至14.25億元,同比增長12.21%至20.68%。
在2022年前三季度,太陽能盈利能力一度下滑。而隨著第四季度光伏產業鏈價格逐步下滑,組件、電站環節成本壓力有所緩解,公司盈利能力逐步反彈。針對2022年凈利潤的增長,太陽能表示受益于三方面:一是公司裝機規模增加;二是公司加強資金管理,降本增效成果顯著,財務費用下降;三是制造板塊銷量增加,盈利能力增強。
與此同時,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到位,亦將對光伏電站運營企業產生積極影響。根據太陽能發布的公告,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該公司下屬光伏發電項目公司共收到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36.26億元,其中,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35.01億元。
此外,東旭藍天、九州集團等企業也陸續收到2022年的國家可再生能源補貼欠款,相關公司表示,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的回收將顯著改善光伏電站的現金流,對公司未來運營產生積極影響。
“因為光伏行業是一個重資產的行業,尤其是光伏電站,資金投入比較大,通過補貼的及時發放,將很好緩解企業的流動資金壓力,而且可以進一步提高投資積極性,使相關資金投入到新的電站項目建設中。”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向財聯社記者稱,補貼發放對于光伏行業的未來前景形成利好,“因為大家都看到了這種確定性的發展趨勢,投資熱情會更多地被帶動和刺激起來。”
謝宗博則認為,硅片價跌量升將成為未來趨勢,并帶動光伏電站建設需求的擴張。“在未來硅料降價的大預期下,硅片環節由于產能過剩、出貨不暢、庫存較大等因素,成為產業鏈競價下跌的突破口。但是價格下跌的另一面,可能會是銷量的提升。隨著全球碳中和進程不斷加速,同時產業鏈利潤有望向下游進行轉移,經濟性的提升將驅動下游裝機需求迎來快速增長。”
“隨著產業鏈各環節產能的逐步釋放,2023年光伏電池行業有望開啟新的向上周期,裝機空間充分打開,國內外電站建設邊際加速,未來三年行業整體增速仍有望持續處于25%以上。”謝宗博預測稱,從全球來看,各國能源轉型加速,中國和美國光伏市場有望超市場預期,光伏終端市場多點開花,疊加傳統能源價格高漲刺激光伏裝機量提升,市場規模有望繼續快速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