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國內局部地區疫情反復、全球政局動蕩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化工行業面臨下游需求受阻、能源成本高企等多重壓力。展望2023年,我們認為化工行業將在“變”與“不變”中產生新的投資機遇。“變”來自于,疫情防控政策變化后由宏觀政策主導的內需拉動,以地產、基建為驅動,消費復蘇為目標,因此我們建議順應內需復蘇的大勢,布局產業鏈修復行情;“不變”則體現在全球能源轉型過程中持續的利益博弈,以及中國崛起過程中來自外圍的不斷阻力,矛盾的核心突破口仍來自國產技術革新,以最終實現國家能源、材料安全以及產業轉型升級,因此我們堅定看好技術迭代仍是貫穿全年甚至更長期的成長主線。
能源危機、“雙碳”重塑全球化工產業格局。
2022年,受地緣政治事件影響,能源供應危機頻現,原油價格劇烈震蕩。展望2023年,我們認為海外宏觀經濟承壓將主導油價中樞同比緩降,但產油國博弈下的減產預期仍有望構成階段性擾動。在能源供應逆全球化及“雙碳”的影響下,全球化工產業格局有望重塑,我們看好國內能源保供、歐洲產業鏈優勢轉移以及“減碳”產品商業化的發展趨勢。
國內能源保供:國內確立維護能源供應穩定的重要任務,油氣企業有望落實增儲上產政策,維持高資本開支。
歐洲產業鏈轉移:能源危機沖擊歐洲化工產業鏈的全球供應優勢,高價格天然氣及供應不穩定有望削弱其成本競爭力,重塑歐洲優勢化工產品的全球供需格局。
“減碳”商業化:全球碳中和趨勢以及潛在的碳貿易壁壘有望加速“減碳”產品的商業化,化工企業“綠色競爭力”的重要性在新發展階段愈發凸顯。
以內循環為主體,靜待需求復蘇。
在全球流動性收緊尚未結束、地緣沖突局勢未明的背景下,市場對于海外經濟衰退的擔憂仍存。反觀國內,疫情防控政策積極調整,需求支持性政策持續出臺,經濟有望迎來復蘇。我們推薦以內循環為主體,受益于積極政策催化的地產竣工復蘇、基建建設加速以及消費需求修復相關投資機會。
地產竣工:在地產消費支持政策密集出臺下,我們看好地產竣工及商品房交易復蘇趨勢,產業鏈上游化工品如純堿、涂料、PVC等需求有望回暖。
基建建設:我們看好基建投資憑借落地迅速、實施高效的優勢,成為2023年經濟復蘇的重要驅動,產業鏈相關產品如減水劑、全鋼胎等需求增長可期。
消費需求:受益于疫情防控政策變化,我們預計消費端將逐步復蘇,有望帶動化纖、MDI等消費相關化工品及上游煉化產業鏈需求回暖,行業龍頭憑借規模化及一體化的成本優勢,有望實現高彈性修復。
布局高成長賽道,聚焦新技術迭代。
當前我國仍面臨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卡脖子”問題,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傳統產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仍有提升空間。技術創新是破局的關鍵,也將成為未來政策支持的長期方向。唯有持續聚焦技術研發的企業,才能穿越產能周期,獲得長期超額收益。看好專精特新、新能源發電、儲能、合成生物學以及消費電子領域的核心材料國產替代及新技術迭代。
電池材料:鋰電快充、安全性和能量密度等領域的升級換代以及鈉電量產元年有望驅動電池材料發展,我們看好復合銅箔、負極包覆材料、鋰電回收、鹽湖提鋰及鈉電材料的前景。
光伏材料:硅料供需矛盾緩解有望催化2023年光伏裝機量高增,N型電池滲透率快速提升亦帶來產業鏈結構性轉變,我們看好POE膠膜、HJT電池相關的銀包銅粉、轉光膜材料等。
風電材料:我們預計2023年風電裝機有望提升至70GW以上,葉片大型化趨勢下,碳纖維及拉擠工藝需求有望進一步提升,看好碳纖維及固化劑需求放量。
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持續擴大,行業進入高資本開支階段。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核心企業已逐步建立技術壁壘,“強者恒強”格局可期,我們看好精草銨膦、長鏈二元酸及尼龍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食品添加劑、纖維素醚等領域。
消費電子材料:消費電子產業有望迎來溫和修復,可穿戴設備、AR/VR頭顯設備等新興領域有望放量,中高端顯示材料、PCB化學材料的國產替代將持續進行,導熱行業需求快速提升。
氫能材料:在支持政策落地及產業鏈持續降本助推下,氫能產業有望實現高速發展,看好燃料電池堆、綠氫工藝迭代中核心原材料的國產替代持續提升。
專精特新:重點關注已實現技術突破,國產化進程有望加速的己二腈、芳綸材料、高性能PI、吸附分離材料、膜材料及消費電子新材料,碳纖維,POE,長鏈尼龍等。同時建議關注突破傳統工藝的新技術,如萃取法鈦白粉、HPPO工藝催化劑、液體黃金等。
國企改革政策東風,賦能企業轉型升級。
“國改三年行動”進展順利,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深化改革精神。從行業角度看,我們認為保障國家供應安全、擁抱科技創新、貫徹“雙碳”目標是國改背景下化工國企的三大發展機遇。從公司經營角度看,我們看好在激勵體制及公司管理方面不斷進行市場化革新,在“管經營”過渡到“管資本”背景下擁有大股東資產注入預期,以及通過混改等資本運作手段,實現業務拓展、營收結構優化的國有優質標的。
風險因素:
海外流動性超預期收緊;海外政治局勢動蕩加劇;全球疫情超預期反復;國內宏觀政策、經濟復蘇不及預期;新技術研發、應用進度不及預期;國企改革推進力度不及預期。
投資策略:
展望2023年,我們看好疫情防控政策變化后由宏觀政策主導的內需拉動,以地產、基建為驅動,消費復蘇為目標。因此我們建議布局地產竣工、基建、消費相關產業鏈的復蘇行情,同時關注深化國企改革對于國有企業轉型升級的賦能。此外,我們堅定看好技術迭代仍是貫穿全年甚至更長期的成長主線,看好專精特新、新能源發電、儲能、合成生物學以及消費電子領域的核心材料國產替代及新技術迭代。同時建議關注在能源供應逆全球化及“雙碳”的影響下,國內能源保供、歐洲產業鏈優勢轉移以及“減碳”產品商業化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