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號晚,光伏膠膜大王福斯特發布了一則不太常見的公告——公司財務人員誤操作,把募集資金賬戶的錢劃到了子公司賬戶上,沒有造成重大損失,公司還補償了一筆利息。
這則公告引起趕碳號興趣,并不是這個事件本身,而是因為這則公告寫得很有意思,從側面體現了這家公司的治理能力、特別是危機公關與信披水平。筆者對這則公告的重點做了標注,后面會逐條拆解、分析。
杭州福斯特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募集資金賬戶操作有關情況的公告
杭州福斯特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根據業務開展需要,于2022年12月30日向全資子公司福斯特(滁州)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滁州福斯特”)劃款2.84億元,該筆資金應當由公司自有資金賬戶劃出。
在進行款項劃轉時,公司財務人員已根據劃款審批流程進行了發起和復核的內部審核程序,但由于2022年12月30日當天財務部門人員大多數新冠陽性病假休息,在崗的工作人員對自有資金賬戶和募集資金賬戶的敏感性相對較弱,加之由于該筆匯款屬于母子公司間的內部款項劃轉,復核人員在進行復核時關注度不夠,因此誤將該筆資金從募集資金賬戶劃出至滁州福斯特賬戶。
2023年1月2日財務人員在對賬時發現上述劃款操作失誤,經確認后,已將全部資金2.84億元以及期間產生的利息97,822.22元于2023年1月3日上午及時劃回募集資金賬戶,未造成募集資金本金和利息損失。
上述募集資金賬戶劃款操作失誤在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內部發生,并且滁州福斯特并未動用上述資金,全部資金及相應的利息已經全部歸還至募集資金賬戶,未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事件發生后,公司及相關工作人員及時進行了反省,對相關直接責任人進行了內部問責。今后公司將進一步加強對募集資金的存放和使用管理,財務部門在做到對募集資金賬戶操作專人專崗的基礎上,做好后備崗的專人培訓,熟練掌握所有募集資金賬戶相關情況,操作募集資金付款時,增加一道復核手續,堅決杜絕類似問題再一次發生。
第一,標題用“操作有關情況”,而不用“誤操作”,這是一種處理技巧。
此類公告當屬強制性披露,按監管要求必須要披露的。但在每天浩如煙海的上市公司公告信息中,如果在標題之中,傻傻地用“誤操作”這樣的字眼,勢必會引發投資者和公眾關注,用“操作有關情況”,一般人可能就不會點開看了,只有平常關注福斯特的人才會注意到。
第二,公司列舉了幾條客觀原因,得體而且共情。
一是“財務部門人員大多數新冠陽性病假休息”,這是最近的客觀現實,應該能得到理解和諒解。
二是“在崗工作人員”“不敏感”造成的——因為是操作資金賬戶的財務人員,說成干這事的是“臨時工”肯定不夠嚴謹,投資者可以自行腦補,至少可以理解為“財務部門當天的值班人員”吧。所謂“不敏感”,其實是“不專業”,因為這是基本常識,說成不敏感就大事化小,而不要造成公司人員不夠專業的外界印象。
三是“該筆匯款屬于母子公司間的內部款項劃轉”,復核所以“關注度不夠”。進一步解釋原因,仿佛能說得過去。但實際上,財務職務就應該嚴謹、忠誠、專業,不存在內外有別。
四是公司在發現失誤后,第一時間糾正錯誤,而且賠了近10萬塊錢的利息。錢不多,但體現了公司的價值觀,不占這點小便宜。
第三,善后舉措有情有理,令人信服。
大多數公司一般就會承認錯誤,加強內部管理、以后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云云。但福斯特不是:
一是公司層面反省,這是態度,合情;
二是問責,這是公司制度,有錯必罰;
三是通過“加強管理”、“專人專崗”、“后備崗專人培訓”、“增加一道復核手續”這四項令人信服的舉措,來堅決杜絕類似問題再一次發生。這四項措施是真的經過認真思考的,而不是找個說法應付。即使再挑剔的人,應該也能滿意吧。
通篇邏輯清晰,文字簡潔,不拖泥帶水。
沒有組織可以不犯錯。但犯了錯誤,怎樣才能把對組織的影響減小到最低,甚至能夠體現出誠意、善意和專業,同樣的事,不同公司之間,水平真的相差很大。差的做法,在內行人看來,就像“自殺”。
趕碳號有些感慨,這篇公告如果出自一些巨頭公司,自然正常不過,但完全ToB的光伏制造業也能做到,不太容易。觀察一家企業,和觀察一個人有點像,就是看細節。這篇公告,體現了公司管理甚至是文化的冰山一角。
福斯特這家公司,無論是其主業,還是林建華家族在一二級市場的投資都很厲害,也值得進一步研究,當然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
筆者想起一樁多年前的經典公關案例。在傳統媒體為王的時代,沒有一家企業不擔心央視3·15,特別是快銷行業。但麥當勞在當年央視暗訪曝光后,用一則微博,在第一時間挽救了公眾形象,也給當時的公關界上了一課。
在福斯特這事上,依稀看到了當年麥當勞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