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至12月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據新華社報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
汽車產業一貫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也首次被提及。作為汽車產業變革的方向,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性再次凸顯。
與此同時,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過程中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等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密切相關的內容也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被提到。中國汽研政策與技術發展研究中心政策研究總監吳勝男判斷,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成為全球經濟發展、大國經濟競賽的重要一環。
會議傳遞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積極信號,行業已進入由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的換擋期
汽車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穩定器”和“壓艙石”,汽車新車銷量連續13年位居全球第一。吳勝男向貝殼財經記者介紹,2021年,中國汽車制造業營業收入為8.67萬億元,占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總額的比重為6.8%,汽車類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 9.9%,汽車相關產業從業人員占全國城鎮就業人數比連續多年超過 10%。總體來看,汽車在穩定生產、擴大內需、保障就業、推進創新等方面具有極高的產業帶動作用。
作為中國經濟重要的一環,新能源汽車正在其中起到愈發重要的作用。如果從1995年孫逢春院士帶隊打造了首款新能源客車“遠望號”算起,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歷了20余年。在最近幾年間,中國汽車產業憑借新能源賽道上的先發優勢在國內國際競爭中都取得了巨大的優勢。
吳勝男表示,近年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散發等多重考驗,我國新能源汽車消費保持平穩增長,對消費市場穩定復蘇發揮了重要作用。
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1-10月,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國別汽車銷量呈5%-15%不同程度下降趨勢。我國1-11月汽車產銷增速也略有放緩。但我國新能源汽車同比繼續保持高位增長,今年6月,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突破了1000萬輛大關,預計2022年全年銷量可達650萬輛左右。
展望未來,吳勝男判斷,我國汽車總銷量在未來10年將保持緩慢上升的態勢,傳統汽車銷量規模基本達到峰值,新能源汽車銷量未來20年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這將對汽車產品形態、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費結構和社會運行方式的變革帶來重要影響,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將進一步顯現。
她認為,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積極信號。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已進入由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的換擋期。
對于政府、企業、機構三方將如何同步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吳勝男建議:政府應統籌安全與發展,盡快研究出臺多元化政策工具包,在后補貼時代實現政策引導接續,助力產業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同時,對于汽車生產企業,建議更加關注市場需求、用戶體驗等關鍵訴求,打造爆款車型產品,同時強化供應體系,優化成本環節,加強附加值服務,重視軟件和交互體驗智能性,打造新的利潤池;第三方行業機構應持續圍繞新能源汽車的新特征、新變化,不斷調整自身發展步伐,建立與之匹配的檢驗檢測技術服務能力,加快汽車行業標準建設發展,從而有效保障和有力助推我國新能源汽車不斷發展向上。
加強充電補能基礎設施建設,積極迎接能源革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要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也需要在補能環節加強。作為出行工具,便利的補能條件對于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十分重要,建設足量的充電樁、換電站的意義重大。
吳勝男認為,充電樁、換電站具有基礎設施屬性,國家也多次提出加快推進新基建建設、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要求。新基建,也就是新型基礎設施,包括5G 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對于以上新基建內容,汽車均是其重要應用場景和應用載體。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重要構成,未來將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迎接新能源革命,成為未來重要發力點。
從全球主要經濟體來看,中國、歐盟充電基礎設施依舊保持快速發展態勢。截止到 2021 年底,歐盟各類充電樁達 37.75 萬個。我國高度重視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充電基礎設施基本能夠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需要,根據充電聯盟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樁車增量比為1:2.6。此外,換電模式在國家政策加碼下,將迎來快速推廣應用期。目前,我國換電站保有量1902座,北京、廣東、浙江位列前三名。
“隨著國內充電樁、換電站保有量穩步提升,我國新能源汽車應用環境進一步改善,但 ‘充電憂慮’依舊存在。”吳勝男說。
在她看來,這種“憂慮”主要體現在公共補能、私家補能和換電補能等方面,例如,部分地區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的覆蓋密度還不夠,高速公路服務區在節假日出行高峰期出現排隊充電的嚴重現象,私家充電樁普及率有待進一步提升,換電站建設成本高導致中小城市普及難等問題。
她建議:以“新基建”和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為契機,進一步出臺鼓勵政策、明確引導方向,鼓勵社會資本加快充電樁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新能源汽車意味著“動力系統革命”,汽車產品由耗能交通裝備向可移動儲能單元轉變,可關注V2G及有序充電前瞻布局,更好推動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互動,在能源革命中搶占先機。
產業鏈已初步成形,關鍵零部件國產化替代需加速推進
汽車產業鏈的發展是近兩年與新能源汽車同步被不斷強調的話題,芯片、工業軟件、電池隔膜等“卡脖子”技術被各界重點關注。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到: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找準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攻關,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
吳勝男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經基本建立起涵蓋關鍵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汽車制造以及汽車服務的上下游產業鏈條。但關鍵環節仍存在基礎不牢、水平不高的問題,特別是芯片、工業軟件及高端測試裝備等領域面臨短板挑戰。
她以芯片為例:車規級芯片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單車所需芯片數量已從過去的五六百顆增加至現在的上千顆。但我國90%以上汽車芯片依賴美國、歐洲和日本。近兩年席卷全球的“芯片荒”,以MCU為例的產品交付周期提升至30周甚至一年以上,致使車企不得不大規模削減產量。2021年我國由于“缺芯”造成汽車減產超過200萬輛,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3000億元,嚴重影響汽車行業正常發展。
吳勝男提到,在此背景下,關鍵零部件國產化替代正加速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正面臨結構調整、蓄能和優勝劣汰的機遇,供應鏈安全可控成為支撐汽車強國建設的重要任務。她建議:要進一步加強基礎科學研發投入、相關產品納入強基工程、給予財政補貼支持國產測試裝備替代等政策舉措,實現汽車芯片、操作系統、工業軟件、高端測試裝備等核心突破。
碳達峰碳中和帶來汽車低碳化必然趨勢,國際履約形勢正進一步趨緊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到:要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過程中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
黨中央、國務院已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戰略目標,并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明確提出交通綠色低碳等十大重點任務。吳勝男提到,汽車是我國交通碳排放大戶,2020年我國汽車總碳排放量約7.5億噸,汽車碳排約占交通行業82.4%,汽車低碳化發展成為必然趨勢。
她分析稱:目前國際履約形勢正進一步趨緊,歐盟CBAM碳邊境、新電池法規將提前實施。我國應加快研究出臺汽車碳達峰產業規劃、汽車碳核算標準法規、汽車碳邊境調節與應對機制等具體政策,為企業制定行動方案提供頂層指引。
吳勝男建議:未來汽車產業需要開展全產業鏈低碳行動,在能源供給端增加清潔電力+清潔燃料的比重,加快推進汽車產品結構向“綠色低碳、智能網聯”轉型,在產品全生命周期內實現綠色低碳,從體系轉換、結構轉換和模式轉換等方面加速低碳化轉型,在新一輪發展機遇中打造核心競爭優勢。希望全行業通力合作,共同構建低碳汽車產業發展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