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和美國,這兩個橫跨大西洋的盟友,在政治上好像很親密,但在經濟上,有時不小心就被對方給“欺騙”了。
2018年的時候,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威脅說,要對歐盟每輛車征稅25%。為了哄騙特朗普放棄對歐洲汽車征收關稅的計劃,歐盟派出游說團隊,給特朗普一個似是而非的承諾,說歐洲準備大規模進口美國的液化天然氣。
那時,俄烏戰爭還沒有發生,歐洲一方面許諾美國,一方面在偷偷擴大對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口。
后來,有英國媒體評論說,要是當時歐洲的這些承諾是實實在在的,而不是玩弄計策,歐盟現在的處境會好一些。
作為美國更親密的盟友,英國媒體的這句話,不知道是在諷刺歐盟,還是點出了美國要在俄烏戰爭中給歐盟“挖坑”的真實原因?
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美國趕緊拉著歐盟兄弟,要對俄羅斯進行制裁,不僅金融制裁,還要歐盟進行能源制裁。
歐盟40%的天然氣和27%進口石油來自俄羅斯。這一制裁不僅失去了俄羅斯的質優價廉的能源,還被迫購買來自美國的高價能源,不僅讓美國的天然氣出口商狠賺了一把,關鍵是把歐盟自己害慘了。
歐盟本來處于綠色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清潔能源的基礎本來就沒夯實,經歷俄羅斯“斷氣”打擊,不僅使歐洲陷入能源荒和不斷停電的局面,還引發高通脹和新興制造業、能源密集型企業被抽走的“空心化”。
能源危機還沒有緩過神,沒想到美國這“損人利己”的盟友再挖一坑,出臺《通脹削減法案》(IRA),不僅撥款3700億美元補貼新能源和氣候科技,還向每年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大型企業征收15%的最低稅率。
高補貼加上低稅率,而且瞄準的是新能源汽車和綠色科技企業,表面看打擊的是全球,其實最受傷的卻是歐洲這個盟友。
歐洲的綠色理念深入人心,清潔能源的研發和綠色技術比較先進,汽車制造業基礎雄厚,美國在歐盟國家遭遇能源危機、民生陷入困境、能源價格高企之際,突然來這么一出,使歐洲經濟雪上加霜,加劇歐洲“去工業化”擔憂,對歐洲形成系統性傷害。
氣候法案是對歐洲汽車工業的釜底抽薪
今年8月,美國總統正式簽署《2022年通脹削減法案》,號稱總價值7500億美元。其中約3700億美元用來進行綠色能源補貼,以及對美國制造的電動汽車和電池的稅收減免。該法案旨在加快美國向低碳經濟的轉型,除了新能源汽車,還包括綠氫、電池、可再生能源和脫碳技術等跟氣候技術相關的補貼,所以也被稱為美國的氣候法案。
歐盟成員國明確表示,該法案可能會讓從汽車制造商到綠色科技企業的歐洲公司處于不利地位,甚至可能引發歐盟與美國之間的新貿易戰。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就表示,歐盟必須采取“再平衡”措施,消除美國大力資助在美國投資環保能源企業所造成的“扭曲”競爭。
她警告:"一場代價高昂的貿易戰不符合歐盟的利益,也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法國總統馬克龍11月對美國進行訪問時,曾批評美國已通過生效的《通脹削減法案》將"分裂西方"。
《通脹削減法案》對歐洲打擊最沉重的,莫過于汽車產業。
根據這個法案,美國將對新購買的電動汽車提供7500美元的稅收抵免,但這個補貼有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只針對在北美組裝的新能源車型,電池組件以及其中關鍵材料(包括鋰、鎳、鈷等金屬)需來自美國或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
而且對電動車的關鍵部位——鋰電池部件(含正負極、銅箔、電解液、電芯以及模組)也有規定,必須由美國或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制造或組裝的價值量大于50%才可獲得3750美元稅收減免。
其實,真正符合這個條件的新能源汽車并不多,統計后發現目前只有大概20款左右的新能源車可獲得市場補貼。
美國提出如此苛刻的補貼條件,目的不是真要鼓勵新能源車,而是要吸引和逼迫新能源汽車到美國建廠,讓高端制造業回流美國。
作為汽車制造業的重鎮,汽車行業對歐盟經濟很重要。它占歐盟 GDP 的 4%,雇用 800 萬工人,在出口和研發 (R&D) 方面位居歐盟主要行業之列。而且由于其較長的供應鏈,該行業對歐盟經濟具有顯著的指數效應。
在韓國、日本和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沖擊下,歐洲失去了過去的五年時間。歐洲本來想借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重振歐洲汽車制造業,還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歐洲內部對新能源汽車產業也信心滿滿。
但沒想到,在歐洲地緣政治上面臨外患,產業供應鏈受疫情阻斷,在內部面臨能源價格高企和能源危機的當下,美國突然“釜底抽薪”,通過高額補貼和稅收減免,以國家力量制造不正當競爭,引發制造業虹吸效應,讓歐洲或其他國家的企業轉移到美國市場。
已經有歐洲汽車制造企業開始行動了。
路透社報道,總部設在瑞典的歐洲電池廠北方伏特公司(Northvolt)行政總裁Peter Carlsson11月底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他原定在德國開建新廠房,但如果到美國設廠,將可得到8億歐元的補貼,這是德國政府提供的4倍,他被迫押后在德國北部設廠的計劃。
Carlsson表示:“我們現在可以優先考慮在美國擴大生產而不選擇歐洲。”
德國的老牌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及其電池子公司PowerCo SE也開始為在北美的第一家電池工廠選址。這家公司選擇了跟美國簽署了自貿協議的加拿大,PowerCo未來將在加拿大投資數十億歐元收購加拿大礦場和礦場運營商的股份,為了獲得鋰、鎳和鈷的足量供應。
大眾集團今年6月在其位于田納西州的工廠啟動了一個電池實驗室,該公司打算到2027年在北美總共投資71億美元。
寶馬也宣布,10月在南卡羅來納州進行新一輪電動汽車投資。
這幾年,歐洲汽車制造業可謂連遭重擊,從疫情導致供應鏈中斷,再到芯片短缺,再到能源危機導致能源價格飆漲,現在又面臨美國的虹吸壓力。
汽車預測機構 S&P Global Mobility 最新報告認為,最壞情況下,歐洲能源危機和新威脅可能導致汽車產量大減近 40%。
制造業流出,歐洲的“去工業化”擔憂
汽車是制造業的一個象征性產業,汽車產業的流出,對經濟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但溯源起來,歐洲制造業的流出,在《通脹削減法案》之前就開始了。
俄烏戰爭發生后,受能源價格暴漲和供應鏈不暢持續影響,歐洲一些制造業企業就開始被迫停產或將生產線外遷。
由于美國能源價格遠低于歐洲,加上拜登的補貼政策,美國成為歐洲企業生產線外遷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據德國《商報》日前報道,僅美國俄克拉何馬州就吸引了60多家德國企業前往投資擴展業務,其中包括漢莎航空、西門子、阿爾迪和費森尤斯,這4家公司最近累計擴大投資近3億美元。
美國各州為了吸引歐洲企業,正積極宣傳“美國一直是德國公司重要投資目的地”,以爭取外國企業遷入或擴大投資。
德國制藥巨頭拜耳向波士頓一個新生物技術中心投資1億美元。德國特種化工企業贏創工業集團日前在賓夕法尼亞州新設創新中心,贏創還希望投資2億多美元在印第安納州建立生產基地。
2022年至2026年,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計劃將其全球260億歐元投資額的約15%投資于北美。
美國弗吉尼亞州經濟發展局稱,今年已有6家德國公司宣布建立或擴大在弗吉尼亞州的業務,而2021年只有兩家。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隨著一些企業因美方補貼政策而把生產轉移到美國,法國估計將損失80億歐元。
新華社的《制造業流向美國加劇歐洲“去工業化”擔憂》報道認為,高昂能源成本正迫使不少歐洲國家的能源密集型企業減產或停產,令歐洲面臨“去工業化”挑戰。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歐洲工業結構可能永久性改變。
歐洲有色金屬協會表示,歐洲一半的鋅和鋁生產已經處于停滯狀態,歐洲金屬冶煉廠面臨生存威脅。該協會呼吁歐盟及各成員國立即采取行動,“保護戰略性能源密集型產業,防止永久性失業”。
一些業內人士預計,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經濟可能因為工業競爭力迅速下降而永久改變。德國伊弗經濟研究所工業經濟中心負責人奧利弗·法爾克說:“如果能源價格長期保持高位,一些行業將離開德國。”
留給歐洲的時間不多了,新貿易戰風險加劇
美國不管是無心插柳,還是有意栽花,這種持續“挖墻腳”的行為,顯然讓歐洲很惱火。
這也激發了歐洲商界和政界的普遍聲討。
法國《世界報》12月1日發表社論稱,歐盟國家有理由抗議美國這種明目張膽、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保護主義行為。
多個歐盟國家官員表示,必須盡快解決美國擬向本土電動車行業提供高額補貼引發的爭端,否則歐盟方面將采取應對措施。“我們不能等待太久……有必要在短期內采取行動。”瑞典外貿大臣兼國際發展合作大臣約翰·福塞爾說。
為了希望獲得美國豁免,法國總統馬克龍11月29日還專程對美國進行訪問,并在12月1日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談。
馬克龍在訪問期間,多次表態美國新出臺的《通脹削減法案》相關措施對歐洲企業而言“極具攻擊性”,是在以損害歐洲利益的方式解決美國的問題,會導致歐洲正在推進的新能源項目面臨終結。
拜登則表示,不會因該法案中的本土補貼政策引發歐洲國家不滿而“道歉”,但可以對法案內容進行“微調”。
分析人士認為,產業補貼政策事關美歐各自重大利益,盡管美國不希望因為此事破壞美歐關系,但也不太可能作出實質性讓步。因此,跨大西洋關系可能會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圍繞這一問題持續緊張。
對于歐洲來說,面對美國的“挖坑”,面臨有苦說不出的尷尬。如果跟美國硬抗,打起貿易補貼戰,一是歐盟這么多國家,本身就難統一行動,即使達成共識,陷入能源危機和經濟衰退的歐洲,也沒有多少實力來對企業進行補貼了。
但放任美國這樣不顧國際貿易規則“損歐利美”下去,歐洲的制造業恐怕所剩時間不多了,持續一段時間,歐洲工業“空心化”恐怕很快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