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8.34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8.6%。其中,出口21.84萬億元,增長11.9%;進口16.5萬億元,增長4.6%;貿易順差5.34萬億元,擴大42.8%。
“前11個月,我國對外貿易展現出較強的發展韌性。”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龐超然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說。他分析,總體來看,隨著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紅利持續釋放,我國與東盟國家的貿易持續增長,區域內生產制造合作更加緊密;在國內政策帶動下,各類主體、特別是中小企業活力持續釋放,民營企業作為外貿第一大主體地位進一步鞏固。
數據顯示,從貿易方式來看,一般貿易進出口兩位數增長。前11個月,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24.47萬億元,增長12.4%,占我外貿總值的63.8%,比去年同期提升2.2個百分點。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7.74萬億元,增長1.3%,占20.2%。此外,我國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4.77萬億元,增長8.4%。
從貿易伙伴來看,對東盟、歐盟和美國等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增長。前11個月,東盟為我第一大貿易伙伴,我與東盟貿易總值為5.89萬億元,增長15.5%,占我外貿總值的15.4%。歐盟為我第二大貿易伙伴,我與歐盟貿易總值為5.17萬億元,增長7%,占13.5%。美國為我第三大貿易伙伴,我與美國貿易總值為4.62萬億元,增長4.8%,占12%。韓國為我第四大貿易伙伴,我與韓國貿易總值為2.22萬億元,增長4.7%,占5.8%。
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12.54萬億元,增長20.4%。其中,出口7.13萬億元,增長21%;進口5.41萬億元,增長19.7%。
從市場主體來看,民營企業進出口快速增長。前11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19.41萬億元,增長13.6%,占我外貿總值的50.6%,比去年同期提升2.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3.22萬億元,增長18.1%,占出口總值的60.6%;進口6.19萬億元,增長5.1%,占進口總值的37.5%。
從產品結構來看,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均增長。前11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12.47萬億元,增長8.4%,占出口總值的57.1%。其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1.45萬億元,下降1.8%;手機8574.2億元,增長4.2%;汽車3637.6億元,增長79.3%。
同期,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3.91萬億元,增長9.9%,占17.9%。其中,服裝及衣著附件1.07萬億元,增長7.2%;紡織品9058.3億元,增長7%;塑料制品6521.2億元,增長13.4%。此外,出口鋼材6194.8萬噸,增加0.4%;成品油4600.5萬噸,減少19.4%;肥料2241.5萬噸,減少28.4%。
龐超然指出,今年以來,在綠色和數字化轉型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發電組件、儲能產品、智能設備等出口表現亮眼,產業轉型升級態勢良好。
展望未來,龐超然認為,我國外貿在穩規模、提質效方面會有更多表現。“在規模優勢的帶動下,出口新動能多點頻現并發。在結構轉型的促進下,外貿產業逐步向中上游邁進,價值鏈地位穩步提升。同時,伴隨內需加快釋放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進口需求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