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江澤民主席與世長辭。老人家退下來后發表了兩篇學術論文,這在以往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中是獨一無二的。這兩篇文章發表于2008年3月和10月的《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分別是《對中國能源問題的思考》和《新時期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每篇文章都寫了半年多時間。當時我在國務院研究室工作,對這兩個領域的業務比較熟悉。在領導同志帶領下,有幸參加江主席論文的討論,使我有機會近距離領略長者的風采。老人家雖年事已高,仍始終保持著嚴謹求實的治學本色。所著文章義理深邃、辭章嚴謹,每一個數據、概念、觀點都經過嚴格考據,對不同意見兼聽包容,對晚輩后學鼓舞有加。這一段經歷令我終生難忘,借此機會,追憶工作中的點滴往事,介紹江主席兩篇文章中的學術思想。
文章發表的背景和經過
我多次聽江主席談起寫這兩篇文章的緣由。1989年,他擔任上海市委書記,時年63歲。當時他考慮退下來后到母校上海交通大學去教書,繼續做學問。交大校長翁史烈同他講,按照規定,當教授要經過評審,發表論文是通過評審的必備條件。于是他撰寫了兩篇文章,一篇關于能源,一篇關于信息技術,發表在交大學報上。后來他在學術委員會上進行了答辯,通過后交大聘他為教授。再往后他到中央工作,擔任了黨的總書記、國家主席。2007年,上海交大學報向江主席約稿,他考慮這回自己真的退下來了,可以把沒有做完的學問繼續做下去。他把1989年發的兩篇文章翻出來,發現經過近20年時間,很多情況發生了變化,按他的說法,要來一次update,于是就有了2008年發表的這兩篇文章。
江主席早年畢業于上海交大電機系,在工作中能源和電子都是他從事過的行業,他講過自己開展這方面研究的經歷。對能源的研究始于上世紀50年代,他在蘇聯學習的時候,他的導師特萊霍夫編過一本機械制造工廠節能的書,他回國后利用業余時間譯成了中文。因為“文革”和種種原因,稿子沒有及時出版。他在擔任長春一汽動力廠廠長期間,工作與能源問題直接相關,這個時期可以說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能源問題有了新的思考和研究。在上海工作期間,他發表了《能源發展趨勢及主要節能措施》,回顧了世界能源發展的歷史,展望未來發展趨勢,文中結合他在一汽的經驗,提出了一些有關節能的措施。
對電子信息產業的研究始于上世紀80年代初。他在電子工業部當部長時,深感信息技術產業是國際競爭的制高點,而我國在這個領域的差距甚大,必須急起直追。當時我們國家的發展目標是實現四個現代化,其中工業現代化一般還理解為機械工業、紡織工業這些制造業的現代化。1984年,他在《紅旗》雜志上發表文章,提出電子工業才是現代化建設的先導產業,這在當時極具先見之明。在上海工作期間,他在交大學報上發表了《論世界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新特點和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戰略問題》,分析了當時存在爭議的幾種戰略選擇的利弊,如選擇進口替代還是出口導向、面向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自行研究開發還是引進技術,等等。
江主席虛懷若谷、儒雅可親,撰寫文章不僅以一己之力,而是匯聚了同行同事的智慧。他固定邀請一些專家進行研究討論,參加能源文章的有,曾培炎、馬富才、寧吉喆、周大地、韓文科等同志;參加信息技術文章的有,曾培炎、劉鶴、婁勤儉、陳大衛、寧吉喆、張復良等同志。江主席在文章末尾對這些同志作了鳴謝。除這些專家外,江主席每完成一稿都會召開座談會,在更大范圍內征求意見。每篇文章召開的座談會有十幾場,國內著名的能源和信息技術專家以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悉數到場,有的還參加過多次。
在參會專家中有不少是江主席在一汽、電子部和上海工作時的老同事,我經常看到他們在會前會后或茶歇時相互寒暄。江主席經常用方言同老同事打招呼,問候家人情況,一起聊共同的經歷和認識的朋友。上海交大來的同志,不論是校領導還是專家、工作人員,都親切地稱江主席為江學長。會上江主席鼓勵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根據專家的意見,江主席對每篇文章的結構和內容作了多次調整,小的細節修改更是難以計數,力求內容經得起時間檢驗。作為學術文章,除反映江主席本人的觀點外,很多不同意見在文中也作了歸納總結。文章在文字表述上盡可能深入淺出,希望引起更多人關注、思考、研究、討論。
《對中國能源問題的思考》
在這篇文章中,江主席首先對能源發展的代際關系作出判斷,即“人類的能源利用經歷了從薪柴時代到煤炭時代,再到油氣時代的演變”。“每一次能源時代的變遷,都伴隨著生產力的巨大飛躍”。江主席這篇文章發表后,能源界對代際關系問題多有討論。一部分專家認為,我國能源長期處于煤炭時代,應當從煤炭時代進入油氣時代。也有很多專家認為,我國應當從煤炭時代直接進入新能源時代,不必經過油氣時代。至今為止,中國能源界在代際更替的方向上還沒有達成共識。
江主席認為,“能源系統龐大,調整周期較長,一代能源技術和基本裝備的更新往往需要幾十年的時間”。這一觀點常被能源界忽視。能源裝備的特點是,專用性強、一次性投入大、沉沒成本高,這與微電子技術有很大不同。微電子技術符合摩爾定律,可以在短時間內升級換代,而能源技術裝備更新的周期要長得多。因此,能源的代際更替,不論是走向油氣時代還是新能源時代,都不能急于求成、一哄而上。
在能源與發展的關系上,江主席認為,能源既是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構成了重要制約因素。一個國家處工業化前期和中期時,能源消費彈性系數一般大于1,到工業化后期或后工業化階段,彈性系數小于1。中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需要不斷提高能源的供給能力。他預計,我國將在今后一二十年內建成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費和供應體系,這一點已為實踐所證實。
在能源發展戰略上,他提出要“走中國特色新型能源發展道路”。闡述這一思想,他首先論述了節能優先的長期戰略,這也是他從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研究和關注的話題。他提出,能源戰略應解決好能源利用帶來的環境問題,文章重點分析了工業節能、交通節能和建筑節能的潛力。
緊接著文章展望了一次能源結構的發展前景。他認為,化石能源仍然是能源消費主體。煤炭在一次能源中舉足輕重,但其份額會有所下降,石油、天然氣、核能和水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份額會提高。江主席在寫這篇文章時,正值我國電力工業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2006、2007年每年新增裝機容量1億千瓦左右。江主席在文章中用較大的篇幅闡述了先進電力系統,包括火電、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和輸配電系統。
他對各能源品種和電力系統的現狀、問題和發展方向逐一作了點評,很多觀點至今仍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比如,煤炭高效清潔利用要重點提高能源轉換效率,治理和減少SO2、NO2排放問題;天然氣大規模快速發展條件已經具備,進口境外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有較好前景;我國農業用地有限,利用農作物生產燃料存在較多制約,發展生物質能源可從廢棄物資源利用入手;對水電移民問題,可利用水電成本低、效益好的條件,建立合理補償與扶持機制;我國應積極推動第三代核電技術的引進消化,掌握先進壓水堆技術,實現堆型的標準化規模發展;發電技術不僅向高參數大容量方向發展,也要重視向分布式微型化方向發展;氫能、天然氣水合物、熱核聚變能對未來能源替代有重要意義,應當早做準備、積極跟蹤,等等。
江主席在文章中十分重視擴大國際合作滿足國內能源供給、保障能源安全。他指出,能源安全最重要的是石油安全。世界化石能源剩余可采儲量還有較長的供應保障期,尚未對能源供給形成實質性制約。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能源資源全球配置是大勢所趨。但也要看到,世界政治、軍事、金融投機等非供求因素對國際能源市場影響正在增大。他認為,能源國際合作不僅僅是擴大能源進口,也包括擴大對外投資和開發國外的能源資源。同時,中國也應當積極參與國際能源事務,促進能源生產國與消費國對話,以及促進全球能源安全保障機制不斷完善。
江主席早期的能源研究主要側重能源技術,在上海工作和退下來后寫的這兩篇能源文章則更多關注了能源戰略,最終落腳點放在了能源政策上。在這篇文章發表時召開的座談會上他強調,沒有好的能源政策,再好的戰略也難以得到實施。他在文章中提出,要建立有利于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使市場配置能源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他提出的政策方向涉及產業政策、財稅政策、行業管理政策、價格形成機制、科技政策、能源立法、國際合作等多個領域。
《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
這篇文章總結了改革開放后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經驗,對前沿問題進行了綜論,既是一篇科技論文,也是決策科學論文。
文章首先闡述了信息技術產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一系列數據、圖表論證了幾個基本判斷。他指出,信息技術是當今世界創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廣、滲透性最強的高技術之一。信息技術是一種典型的通用目的技術(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ies, GPTs),任何行業只要與信息技術交叉融合,就會產生巨大的進步,這是其他任何專門技術無法比擬的。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能夠實現生產過程在時間和空間、數量和質量上的精確控制,減少資源消耗、空間占用和污染排放,成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他運用政治經濟學原理解釋了信息技術如何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他在文章中說,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勞動者與勞動工具、勞動對象在空間上的靈活安排及有機結合,優化了人類的生產方式。勞動工具的革命性變化和智能設備進入生產流程,使傳統的機械化、自動化生產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進一步把人類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從事更多復雜的腦力勞動。
他在文章中展望了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趨勢。他指出,未來一個時期,以CPU為代表的芯片集成度和處理能力指標會呈指數增長,功耗和成本都將大幅度降低。網絡技術加速向寬帶、無線、智能方向發展。高性能計算機從單純追求峰值計算速度向追求綜合信息處理效能轉變。軟件系統加快向網絡化、智能化和高可信的階段邁進,“軟件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成為軟件發展方向。他十分看好當時剛剛興起的云計算(Cloud Computing)。同時認為,量子計算、光子計算、生物計算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可望給計算技術和計算機體系帶來深刻變革。文章用了一節的篇幅闡述泛在網(Ubiquitous Network)和普適計算,即未來世界網絡將無處不在,可以實現人與人、人與物乃至物與物之間隨時隨地溝通,商品生產、傳送、交換、消費過程的信息將會無縫銜接。
江主席提出了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一系列戰略思路,主要有:對于關系國家安全的信息技術,必須實現自主可控。對于買不來、換不來的核心技術,必須立足自我,攻堅克難。發揮大國大市場的優勢,建立具有集聚效應的產業基地,以應用帶動產業發展。電子工業是最早市場化改革、最早引進外資的領域,要積極融入國際分工體系,不斷提高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把市場可以解決的事情真正交給市場。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中國特色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道路。
江主席認為,信息技術產業領域廣泛、門類眾多,不能全面鋪開。文章中提出了一些需要重點發展的領域,主要包括微電子、計算機、軟件、關鍵元器件及其材料等核心基礎產業,以及寬帶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信息服務等我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對這些領域如何集中力量重點攻關,江主席在文章中提出了具體思路。比如,在微電子領域要重點攻克高端設計技術、關鍵制造裝備和測量儀器、新材料。其中需要攻克的關鍵設備就包括光刻機、刻蝕機、離子注入機等,至今他們仍是困擾中國的“卡脖子”設備。
這篇文章還重點強調了國防信息化裝備建設。他指出,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幾場局部戰爭清晰表明,人類社會的戰爭形態已經由機械化戰爭轉向了信息化戰爭,作戰樣式、作戰理論、力量構成都發生了深刻變革。我國必須適應世界潮流,把信息化作為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核心。在一次座談會上,他對軍隊和國防電子科技戰線的同志們說,一定要有開闊的視野和前瞻的眼光,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積極采用電子信息技術帶動和提升武器裝備的體系對抗能力。最近爆發的俄烏戰爭中,占據信息優勢的弱小部隊能夠扭轉戰局,再次證明江主席當年的預見是何等正確。
結語
江主席撰寫這兩篇文章歷時一年多,不僅系統梳理了他的學術思想,也帶來了能源和信息技術產業界一波研究和討論。很多參加座談和征求意見的專家和領導干部,把他提出的問題帶回去與同行同事研究討論,然后把結論反饋給他,既豐富了文章的內容,也使學界、產業界和主管部門在很多問題上形成了新的共識。
對于我們青年學者和干部來講,有幸參與討論并做些具體工作,是難得的學習歷練,可以說獲益匪淺、受益終身。江主席在召開座談會時會與我們合影,聽完匯報后與大家一起餐敘,每篇文章發表后都會簽贈給我們。這些贈文已成為我書柜中的寶貴財富。每念及此便激勵我以更大的熱情潛心研究、以文輔政。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
斯人已去,惟風骨長存。
僅以此文寄托我的追念與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