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過一個多月,龔漢忠仍然對2月28日的那個夜晚印象深刻。
那一夜,位于上海交大圖書館15樓的《上海交通大學學報》編輯部,在接近凌晨時仍然燈火通明。作為編輯部主任的龔漢忠和他的同事們,正面對著一篇特別的來稿。
這篇滿是圖表和注釋的長篇學術論文是編輯部郵箱里剛剛收到的。它很快讓這份發行量不過2000余冊的學術刊物的編輯們陷入一片興奮。
來稿題目是《對中國能源問題的思考》,作者是江澤民――1947年的交通大學電機系畢業生,中國黨和國家的前主要領導人。
“鑒于這篇論文的分量和特殊性,我們決定趕在今年4月8日交大112周年校慶前把它發出來。”4月4日,龔漢忠向記者回憶說,“大家熬了很多個夜晚,對原稿前后進行了五六次修改。”
經過龔漢忠他們的精心編輯,江澤民的論文于4月初發表于2008年第三期《交大學報》(自然科學版),旋即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
“作為退下來的前領導人,江澤民的社會身份發生了改變,以新的身份來思索中國的能源問題,會有更新的視角。”中科院廣州分院院長、廣東省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陳勇評價說,這同時也是舉國上下對中國能源問題的關注和研討迅速升溫的一個標志。
編輯修改了五六遍
事情要回溯到2007年底。那時,恰逢江澤民從交通大學畢業60周年。交大主要領導向江澤民約稿,希望他為交大學報寫點文字,作為獻給2008年4月交大112周年校慶的一份禮物,江澤民欣然應允。
“江澤民對這篇文章高度重視。”龔漢忠告訴記者,寫作這種長篇論文的工作量非常大,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寫出來的。
2月底,江澤民完成論文,向交大學報交稿。
編輯部審稿后認為,這篇論文學術功底扎實、寫作嚴謹、文中引用文獻資料數目巨大、出處明白、行文條理清晰,看得出,江澤民退休后一直堅持相關領域的研究,有著豐富的積累。
隨后的編校工作和外界通常的想象不同。“我們對原稿先后修改了五六次”,龔漢忠拿出厚達一公分的批注記錄給記者看,上面滿是用紅筆標出的修改和批注,“編輯部并沒有因為江澤民學長的特殊身份而降低對稿件編輯的要求,一樣進行了嚴格的質量把關”。
例如,江澤民原稿中的“二氧化碳”喜歡用中文書寫,編輯部按照論文的一般要求,進行了規范處理。
這并不是龔漢忠第一次編輯江澤民的論文。這位在交大學報供職20余載的元老,早在1989年就經手編輯過江澤民發表在學報上另兩篇學術論文,其中一篇也是探討中國能源問題的,題為《能源發展趨勢及主要節能措施》。
1989年3月,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回到母校,為交大師生做了一場學術報告,講述當時在長三角經濟發展中已經逐漸顯現出來的能源問題。
“江學長的報告很風趣,常常引起臺下的笑聲,報告的學術功底也很扎實,談起晦澀的自然科學問題來深入淺出。”龔漢忠回憶說。
在這次演講的基礎上,江澤民整理出了《能源發展趨勢及主要節能措施》一文。
隨后稿件數次往返于編輯部和江澤民本人之間,經過了“很認真地修改”。“校樣和清樣上滿是江學長的親筆批注,他對學術論文非常認真,每個細小的數據、單位、英文標識都要認真核實。”對于編輯部指出的文中的個別差錯,他會認真地批注表示感謝。
20年間3次投稿
事隔近20年,當退休后的江澤民再次在交大學報發表對中國能源問題的觀點時,他的思考比20年前更加宏大和深入。
在《對中國能源問題的思考》論文中,江澤民強調指出,“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是石油安全”。國際石油市場的穩定,對中國的能源安全、經濟安全乃至國家安全的影響越來越大。他希望通過開展國際合作,解決中國的能源問題。包括鼓勵企業“走出去”,“擴大對外投資,開發能源資源,增加石油天然氣供應能力”。
同時,文章指出,中國不能照搬發達國家的傳統發展模式,而要探索新的發展路子。要將節能優先作為我國能源問題長期的戰略,并分別從工業、交通、建筑等諸多領域提出了對國家節能政策的具體建議。
對于時下全國上下關注的能源稅、能源價格等問題,江澤民也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資源稅對調節開發企業和資源產地的利益關系、促進地區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其征收標準應當繼續合理提高。燃油稅、能源稅等消費稅種在許多歐洲國家和日本長期實施,促進了能效提高和技術開發,收到了顯著的節能效果,有的國家還對CO2排放征稅。“這些政策可供我們研究借鑒。”
在文末,江澤民向為撰寫此文提供協助的馬富才、寧吉?、周大地,韓文科表示感謝。
馬富才現任國家能源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寧吉?任職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周大地現為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是他的副手。《交大學報》表示,這四人及有關研究機構向江澤民的論文貢獻了為數眾多的數據資料。
“文中的許多數據和資料是一般研究人員很難得到的,并且江所具有的戰略眼光,也是許多學術論文難以企及的。”陳勇評價說。
還在2004年10月,江澤民在上海的家中就曾對老同學余力教授說:退休后不想別的事,想在學校里任教,也在做著準備工作。
“這讓人想起退休后充當朝鮮問題特使的美國前總統卡特,以及最近一直致力于環保的前副總統戈爾。”陳勇說,此前,我國有多位前任國家領導人退休后以自己方式繼續為國家和社會貢獻智慧,李嵐清出版了《李嵐清音樂筆談》,著眼于音樂知識普及,李瑞環出版了《學哲學用哲學》,而李鵬則出版了系列日記。
舉國論能源
江澤民論文的發表使朝野上下關于中國能源戰略的大討論再次升溫。本報獲悉,一個中國能源戰略研討會將于近期在北京召開,江澤民本人可能出席。
鑒于江的特殊身份,這篇論文引發的波瀾顯然不僅局限于學術界,它在當今中國所處的能源局勢中傳達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隨著全球油價的不斷攀升和國內能源需求的急劇放大,中國的能源問題日益突出。而在美元不斷下滑、全球經濟走軟的預期之下,投資者紛紛重返大宗商品市場尋求避險,石油等能源產品的市場局勢更顯復雜。美國原油期貨周一在亞洲盤初持于每桶106美元上方,守住上周五逾2美元的漲幅。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所主任林伯強認為,有兩個難題一直是中國能源問題的癥結所在,一是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資源;另一個是能源價格不能完全放開。
“要做到第一點,我們需要有一個合理的能源價格,凸現能源的稀缺性,從而促使各種力量來推動節能高效。而第二個目標則要求政府要顧及多種利益的訴求。對于如何平衡這兩個問題,國家一直在進行著思考。”林伯強說。
陳勇對江澤民論文中關于中國應對能源問題“不能照搬發達國家的傳統發展模式”的論述表示贊同:“我國在尋找解決能源問題對策的過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東西,一味引進的話,就會把自己的市場都讓給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