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場中的風機往往在大氣湍流和風機尾流形成的復雜環境中工作,在風資源分析過程中,湍流一直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在風電業內,湍流是個神奇的概念,經常出現在諸如風機齒輪箱損壞,葉片開裂,基礎開縫,發電量不達標的分析報告中。可湍流到底是什么呢?
1.什么是湍流
湍流是流體的一種流動狀態。當流速很小時,流體分層流動,互不混合,稱為層流,也稱為穩流或片流;逐漸增加流速,流體的流線開始出現波浪狀的擺動,擺動的頻率及振幅隨流速的增加而增加,此種流況稱為過渡流;當流速增加到很大時,流線不再清楚可辨,流場中有許多小漩渦,層流被破壞,相鄰流層間不但有滑動,還有混合。這時的流體作不規則運動,有垂直于流管軸線方向的分速度產生,這種運動稱為湍流,又稱為亂流、擾流或紊流。
2.湍流是如何產生的
湍流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當氣流流動時,氣流會受到地面粗糙度的摩擦或者阻滯作用,另一個原因是由于空氣密度差異和大氣溫度差異引起的氣流垂直運動。
通常情況下,上述兩個原因往往同時導致湍流的發生。在中性大氣中,空氣會隨著自身的上升而發生絕熱冷卻,并與周圍環境溫度達到熱平衡,因此在中性大氣中,湍流強度大小完全取決于地表粗糙度情況。
3.如何界定湍流
風機設計是如何界定湍流的呢?專家們想到了萬能的統計學方法,根據IEC61400(由IEC制定的風力發電機組系列標準)規定,湍流強度(turbulenceintensity,簡寫為TI)是指10分鐘內風速隨機變化幅度大小,是10分鐘平均風速的標準偏差與同期平均風速的比率,是風電機組運行中承受的正常疲勞載荷,是IEC61400-1風機安全等級分級的重要參數之一。
4.湍流對風機安全性的影響
風機設計有標準可循,可是大自然的風卻并不那么懂規矩,我們就需要在根據特定風場的湍流條件來選擇風機。
在風場湍流水平超過風機設計水平的情況下,按設計標準制造出來的風機就很難達到預期壽命,原本設計壽命20年的風機,在10年甚至8年的時候,葉根、主軸、機艙底板等結構件就可能因為長期疲勞超出設計標準而導致的損壞,這樣風電場收益將難以實現。
那么湍流超標的情況下,風機是否就一定不能適用呢?考慮到風機設計參數一般高于現場風況指標,通常可以在經驗范圍內提出做載荷仿真以確認安全性的需求。比如設計年均風速為8m/s,湍流為A類的風機。當某風機位湍流0.162,但年平均風速只有7m/s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嘗試將機位處的參數加入到風機設計的模型中,通過仿真,來判斷風機是否能夠滿足這種風場條件下的安全性要求。如果可以滿足,那么這款風機就可以適用于該風電場。
5.湍流對發電量的影響
歸根結底,大家最在意的還是咱們風場能發多少“真金白銀”。但說到湍流對風場實際發電量的影響,不得不首先提到靜態功率曲線和動態功率曲線。
目前行業內很多場合下,在評估發電量的時候所使用的功率曲線多用“靜態功率曲線”,這是非常不科學的,因為靜態功率曲線是假設環境湍流為0的情況下繪制出來的理想條件功率曲線,在現實環境中是不可能存在的,這會造成對發電量評估的嚴重高估。科學的方法應該是根據評估場址的實際環境湍流,采用與之相應的“動態功率曲線”,為評估電量提供更明確和真實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