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中國海油宣布,我國自主研發制造的國內最大尺寸液化天然氣卸料臂在江蘇正式投用。
卸料臂是連接運輸船與接收站管線,輸送液化天然氣的重要通道,被稱作接收站的“咽喉”。作業中,卸料臂不僅要承受-162℃的液化天然氣的超低溫考驗,自動適應5米左右的潮汐落差和高達65米/秒的風荷載影響,還要具備快速對接、緊急脫離、自動關閉等復雜功能,世界上僅少數國家掌握設計與制造的關鍵技術。此次投用的卸料臂在國內率先具備裝卸一體化功能,既可以接卸液化天然氣,也可以實現向運輸船反輸,靈活性更高。
中國海油氣電集團技術研發中心設計總師肖立:從性能指標來說,我們自主設計制造的卸料臂在低溫密封穩定性、安全脫離可靠性、高效驅動與精準控制等方面都達到或者超過了國際先進水平。
國產卸料臂實現技術突破,可降低設備采購費用40%,縮短供貨周期8個月。
中海油江蘇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楊培:未來,我們計劃在鹽城“綠能港”二期項目規劃配置8到10臺國產卸料臂,努力用我們自己的裝備保障液化天然氣產業鏈的安全穩定。
中國海油鹽城“綠能港”是國家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及互聯互通重點規劃項目,可接卸來自全球各地各種類型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一期工程10個儲罐年接收能力可達6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