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自2022年5月1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我國對煤炭實施稅率為零的進口暫定稅率。相關人士認為,國家持續放寬進口煤通關政策,旨在保障國內能源穩定供應。但在國際煤炭市場貨源供應形勢未有緩解的情況下,此次政策放開短期內對進口煤市場增量影響或有限。
不同來源國及煤種影響不同
我國進口關稅稅率設置最惠國稅率、協定稅率、特惠稅率、普通稅率、關稅配額稅率等。對進口貨物在一定期限內還可實行暫定稅率。此次調整之前,未制成型的無煙煤、煉焦煤、未制成型的其他煙煤、未制成型的其他煤、煤球等燃料、未制成型的褐煤以及制成型褐煤分別實施3%、3%、6%、5%、5%、3%、3%的最惠國稅率。
2021年,我國進口煤炭主要來自印尼、俄羅斯、蒙古國、澳大利亞以及美國,分別占總進口量的63%、18%、5%、4%、4%。進口煤中,動力煤、煉焦煤分別占總進口量的81%、17.1%,占據主導地位。動力煤主要從印尼、俄羅斯進口,分別占比73%、14%;煉焦煤主要從蒙古國、俄羅斯、美國、加拿大進口,分別占比25.66%、19.63%、18.72%、16.94%。
此次政策調整有利于降低部分煤炭進口成本,但仍無法改變國內外煤價倒掛局面,政策效果難以快速體現。
從來源國來看,一德期貨分析師曾翔介紹,從澳大利亞、印尼進口本身就是零關稅,蒙古國、俄羅斯、加拿大進口按最惠國待遇執行,大部分稅率3%,極小部分5%至6%。關稅政策調整后,利好俄羅斯、南非、哥倫比亞等國。但俄羅斯煤存在運力問題,南非等國煤炭大多被歐洲國家鎖定,零關稅實際效果有限。
從煤種來看,降低關稅對煉焦煤和無煙煤影響或大于動力煤。中信期貨研究所分析師張默涵認為,在全球煤價高企情況下,我國一季度進口煉焦煤和無煙煤仍呈現小幅正增長,而廣義動力煤進口大幅減少,表現出非電用戶對高煤價接受能力高于電力用戶,主要是非電用戶成本能夠向下游傳導,而電力企業原料成本難以傳導下游。目前電力企業補簽長協煤的價格依然低于進口煤,因此即使降低關稅,電力企業使用進口動力煤的意愿仍然不強,而非電終端對煉焦煤和無煙煤的進口量有望增長。
對國內市場整體影響有限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累計進口煤炭5181.2萬噸,同比下降24.2%,進口煤對沿海地區補充作用明顯削弱。
為保障煤炭等能源穩定供應,國家持續放寬進口煤通關政策。近日,東南、華南部分省份放寬了進口煤的通關限制。此次進口煤政策調整后,廣西已全部放開印尼煤進口通關,福建部分放開。
但相關人士表示,目前海外煤炭價格高企是抑制進口量增長的主因,即使進口關稅調整,在國際能源價格回落前,預計煤炭進口量也難以大幅提升。
煤炭市場分析師王云表示,關稅政策調整是為了降低進口成本,增加我國企業在國際煤炭市場上的購買力。但結合匯率變化,零關稅帶來的讓利或將抵消。“本次關稅調整,對現狀改變或并不明顯,對遠期供應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增長預期。”王云說。
汾渭能源分析師張艷指出,在總供應量減少、需求增幅明顯高于預期的情況下,全球煤炭市場呈供小于求的態勢。本次關稅調整對近期的進口煤市場來說影響或較小,后期仍有待觀察,但對穩定國內供應仍然是利好的。
煤炭市場分析師李羽表示,單看此次關稅調整帶來的影響并不大,但要由此理解政策意圖,那就是保供穩價。他指出,當前國家仍在積極推動國內增產保供,今年將新增煤炭產能3億噸。國家需要通過增加產能和實行進口煤炭零關稅,統籌國內國際能源資源,提高能源安全保障水平,降低通貨膨脹預期壓力。
對此,張默涵指出,結合相關部門組織的進口煤線上對接會、補簽中長期合同等措施觀察,進口煤關稅調整或只是其中一步,未來可能還有進一步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