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市場主體信心,推動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高比例、高質量、市場化發展
《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解讀
為全面推動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經國務院同意,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簡稱《意見》),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對此,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易躍春副院長就《意見》進行了解讀。
易躍春認為,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石,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國民經濟現代化發展的重要保障。本《意見》是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通過完善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持續優化政策環境,加大機制協同力度,堅定市場主體信心,將有力推動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高比例、高質量、市場化發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具體意見。
一是推動清潔能源規模化開發利用,構建清潔低碳能源供應體系。我國在聯合國氣候雄心峰會上宣布,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十四五”及以后,清潔能源將在能源轉型中發揮主導作用,迎來較長發展機遇期。《意見》從規劃、開發利用、組織協調等方面提出具體方向,把握源頭,助力供給側結構轉型。一方面,要強化國家規劃的統領作用和約束作用,在規劃編制及實施中著重加強各能源品種、產業鏈上下游、區域間的協同互濟,戰略和規劃的引導約束作用進一步突出和彰顯。另一方面,要全面開展全國清潔低碳能源資源詳細勘查和綜合評價,構建國家能源基礎信息及共享平臺,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加快大型風電、光伏發電基地建設,同時加大本地清潔低碳能源就近開發利用、創新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機制,實現“電從遠方來”和“電從身邊取”并進,著力構建清潔低碳的能源供應體系。此外,《意見》還重點強調了建立能源綠色轉型監測評價機制,明確了重點監測評價指標,并提出以加強指標監測評估、完善考核機制等方式,以保障切實建立清潔低碳能源供應體系。
二是完善電網體系和制度設計,助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電力來源清潔化和終端能源消費電氣化,是供給側、消費側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隨著用能體系中電力占比的提升以及新能源發電項目規模化的接入,亟需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意見》從電網建設、關鍵技術提升,以及運行體制機制方面提出具體措施。一方面,要對現有電力系統進行綠色低碳發展適應性評估,在電網架構、電源結構、源網荷儲協同、數字化智能化運行控制等方面提升技術和優化系統。另一方面,充分發揮電力市場機制作用,調動系統靈活性煤電機組、天然氣調峰機組、水電、太陽能熱發電和儲能等調節性電源,以及用戶側儲能、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分布式發電、負荷聚合商等電力需求側負荷參與系統電力調節的積極性,通過市場機制的優化設計,充分挖掘電力系統清潔能源消納潛力。
三是完善能源雙控制度,引導全社會綠色能源消費。能源雙控制度是指導節能降耗工作、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制度,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意見》要求合理確定各地區能耗強度降低目標,加強能耗“雙控”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的銜接,并從制度設計、地方落實層面提出了進一步完善的思路,助力節約能源資源,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同時倒逼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綠色消費水平。我國電力、工業、交通、建筑是碳排放的重點行業,電力行業約占我國碳排放總量的40%左右,綠色電力證書作為我國綠電消費的唯一憑證,自2017年起正式實施,取得良好成效,《意見》也提出進一步完善和推廣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建設統一的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體系的措施,加強綠色電力認證國際合作,將全面擴大綠證交易市場,推動綠電消費價值向商品端傳導,建立合理的價值激勵體系。《意見》同時明確,要引導工業企業開展清潔能源替代,推動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規模化發展,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推行綠色低碳交通設施裝備等,全方位助力綠色低碳轉型。
四是協同能源安全保供,保障能源低碳轉型平穩實施。能源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我國是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費國,近年來我國能源總體自給率逐漸下降,2020年降至80%左右。未來,我國能源供應將呈現“能源以電力為中心,電力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格局,新能源發電具有波動性、間歇性特點,需要同步做好能源安全保供落實,保障綠色低碳轉型工作平穩實施。本次出臺《意見》,針對能源安全保供提出了一個機制、兩個體系建設的總體思路。一個機制,即能源預測預警機制,要建立跨部門跨區域能源安全監測預警,以及涵蓋能源、應急、氣象、水利、地質等部門的極端天氣聯合應對等相關機制;兩個體系,即電力系統安全運行和綜合防御體系、能源供應保障和儲備應急體系,要從電源、輸電通道等環節建立保供方案,健全電力應急保障體系,同時進一步完善煤電油氣供應保障協調機制,按規劃推動流域龍頭水庫電站建設,提升水庫儲能、運行調節和應急調用能力等,做好能源供應保障和儲備應急。
五是做好不同領域政策協同,形成政策合力。國土空間保障、價格、科技創新、財政金融等相關領域政策是做好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保障,《意見》從不同領域制定了相關的支持措施,發揮政策合力。國土空間保障方面,統籌考慮清潔低碳能源開發以及能源輸送、儲存等基礎設施用地用海需求,并給予政策支持。價格政策方面,進一步完善跨省跨區電價形成機制、出臺支持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價格機制等,促進清潔能源消納利用,同時完善支持靈活性煤電機組、水電等靈活性電源價格補償機制,通過價格手段助力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水平。科技創新方面,推動各類科技力量資源共享和優化配置,依托大型新能源基地等重大能源工程,推動上下游企業協同開展科技攻關。財政金融政策方面,將加大對清潔低碳能源項目、能源保供項目投融資力度,創新適應清潔低碳能源特點的綠色金融產品、完善金融相關支持政策。國家相關政府部門也將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加強能源領域監管,多措并舉形成綠色轉型驅動力。
六是加大國際合作,攜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國際社會高度重視環境問題,截至目前,已經有132個國家或地區提出碳中和(凈零排放)的愿景。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開幕式上指出,我國將堅持多邊主義,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完善全球治理。《意見》高度重視國際合作,提出將積極推動全球能源治理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合作,包括推進“一帶一路”綠色能源務實合作,依托已有中國-阿盟、中國-非盟等合作平臺開展全方位合作等,力爭在全球綠色低碳轉型中發揮更好作用。此外,我國也將充分利用國際要素,通過積極引導和參與綠色電力證書核發、計量、交易等國際標準研究制定,不斷促進外資投入清潔低碳能源產業領域等,助力國內綠色低碳發展。相關政策措施的出臺,將進一步強化國際合作伙伴關系,有利于構建清潔美麗的世界,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打下堅實基礎。
(易躍春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
(圖片來源:veer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