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底,國際石油價格7年來首次越過每桶90美元,其后在90美元價格水平上下反復,其中最大的影響因素之一,就是不斷爆出新聞的美國與伊朗關于新核協議的談判。自2015年7月14日簽署以來,特別是特朗普作為美國總統退出協議并恢復對伊朗的制裁,伊核問題長時間就是國際新聞的頭條。作為世界油氣資源大國和重要的石油生產國,伊核新協議的談判結果對國際石油市場會有多大的影響?從多方分析看,法律上伊核協議在美國的地位尷尬,統計數字顯示美國重新制裁后伊朗的石油生產事實上正在恢復之中,即使出現最樂觀的結果伊核新協議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也較為有限,不宜過分樂觀。
伊核協議在美國的法律地位尷尬
2015年7月14日,經過長達14年的漫長談判,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聯合全面行動計劃》。同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2231號決議,對《聯合全面行動計劃》進行了背書。2016年1月16日,《聯合全面行動計劃》進入“執行日”,聯合國、歐盟和美國取消或大幅放松對伊朗的制裁,這就是媒體中經常出現的伊核協議的由來。
伊核協議的兩大主角分別是伊朗和美國,其中美國更是當仁不讓的頭號主角。與伊朗談判并簽署核協議的,是美國奧巴馬政府。在協議談判過程中和協議簽署后,美國社會對協議的看法存在較大的分歧,奧巴馬政府受到媒體、社會群體和很多國會議員的激烈批評和反對,正因為如此使得這個協議的執行特別曲折,不時成為國際社會和美國國內一個時常上媒體頭條的話題。
早在伊核協議談判過程中的2015年5月7日和14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分別高票通過了伊朗核協議審查法案,明確要求美國政府需將可能達成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提交國會審議表決,國會將有30天時間來審查這一協議,期間作為總統的奧巴馬不能取消任何一項國會通過的針對伊朗的制裁措施,如果國會不認可協議,可部分限制總統解除對伊朗制裁的權力。可以說,正是這個法案,決定了伊核協議在美國國內的法律地位并帶來了后續一系列有關協議的執行問題。
協議簽署后的2015年7月23日,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舉行了首場有關伊核問題的聽證會,時間長達4.5個小時,會上一些議員使用了非常強烈的措辭對伊核協議進行攻擊,指責美國談判團隊被伊朗“欺騙”,協議涉及的核查手段有“缺陷”,任何認為這是一份“好協議”的人都是“最幼稚”的。2015年8月3日,昆尼皮亞克大學的一份民調顯示,美國注冊選民中有57%反對伊核協議,只有28%贊成。2015年8月5日,為了爭取民意支持,當時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到美利堅大學發表演講,敦促國會議員支持伊核協議。而作為時任副總統的拜登,為爭取議員的支持,也與眾議院部分民主黨議員舉行早餐會。
2015年9月11日,美國眾議院以162票贊成、269票反對的表決結果,否決了一份旨在“批準伊核協議”的決議案,并還以247票贊成、186票反對的結果,通過要求總統不得單方面解除對伊朗法定制裁的議案。雖然這兩個議案都僅具有象征意義,但從中可以看出伊核協議在美國國內面對的巨大阻力。
根據美國憲法,三分之二參議員審議通過并批準加入的國際協議才可稱為“條約”,具有高于美國國內法的法律約束力,而不需獲得參議院批準的國際協議被稱為“行政協議”,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正是由于巨大的阻力,奧巴馬最終沒有將伊核協議遞交國會作為條約批準。因此,從法律的角度來看,伊核協議在美國不具條約的地位,美國國務院甚至認為,協議也算不上“行政協議”,只是一種“政治承諾”。因此,伊核協議在美國的法律地位非常尷尬,決定伊核協議如何執行的就是伊朗核協議審查法案,美國總統必須每90天向國會確認伊朗是否遵守該協議,如果總統“確認”協議就可以繼續執行,而如果總統不“確認”就可中止協議,美國國會須在60天內決定是否恢復對伊朗的制裁。
奧巴馬政府期間,伊核協議得到了很好的執行。但是,早在競選期間,特朗普就對伊朗核協議表示不滿,稱伊朗核協議是“讓美國難堪的”“荒唐透頂”“史上最爛的協議”,2017年1月就任美國總統后多次提出要中止或修改伊朗核協議。2017年10月13日,特朗普宣布不認可伊朗履行了協議承諾,責成行政部門與國會合作處理協議的眾多漏洞。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宣布中止伊朗核協議,并分階段重啟對伊朗的制裁。2018年11月5日,美國宣布禁止伊朗石油出口,但中國,印度、希臘、日本、土耳其、中國臺灣、意大利與韓國8個國家及地區,暫獲180天的豁免。2019年5月2日,美國宣布不再給予8個國家和地區進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新一輪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全面實施。
拜登當選并于2021年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后,對伊朗的政策出現了松動。2021年10月30日,在意大利首都羅馬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美國、德國、英國、法國領導人就伊核問題舉行了會晤,會后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拜登“明確承諾”,只要伊朗恢復履約,美方將有條件地重返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2021年11月29日,伊核協議談判在維也納重啟,截止2022年2月8日共舉行八輪談判。2022年2月4日,美國政府宣布,恢復對伊朗多個民用核項目的制裁豁免,允許外國公司參與這些項目的合作。媒體報道,在2月8日舉行的這一輪談判中,美國對伊朗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讓步,但要求如“無法在今后的數周敲定協議,則美方不可能恢復履行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
美國重新制裁后伊朗的石油生產正在部分恢復
伊朗是世界石油天然氣資源大國和生產大國,是中東地區最早大規模進行油氣開發的國家之一,是歐佩克五個創始成員國,20世紀70年代的第二次石油危機就是因伊朗而引發。
2021年1月1日,伊朗擁有的剩余探明石油儲量為1578億桶,占世界的9.1%,排名委內瑞拉、沙特阿拉伯和加拿大之后,位居世界第四位;剩余探明天然氣儲量則更大,為33.2萬億立方米,占世界的17.1%,僅次于俄羅斯,排名世界第二位。
得益于巨大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伊朗是世界性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大國。2017年,是伊朗油氣生產正常的一年,也是其原油產量最高的一年。
2017年,伊朗的原油和凝析油產量為470萬桶/天,出口量為250萬桶/天,原油和凝析油產量的53.19%需出口到國際市場。2017年12月,伊朗的煉油能力為220萬桶/天。2017年,伊朗石油消費量為170萬桶/天,成品油出口量為50.7萬桶/天,23.05%成品油需出口國際市場,其中83%為LPG和燃料油,但其汽油需從國際市場進口,進口量為8萬桶/天,占其汽油消費量的16%。因此,伊朗半數以上的原油和凝析油、23%以上的成品油,依賴國際市場。
2017年,在伊朗出口的250萬桶/天石油中,中國、印度、韓國、土耳其、意大利、法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和日本是其八大出口國,占出口總量的87%。其中,我國是伊朗最大的石油出口目的國,與此同時伊朗也是我國第5大原油進口來源國,進口量為3115萬噸。
2017年,伊朗的天然氣產量為2690億立方米,排名美國、俄羅斯之后,是世界第三大天然氣生產國。與美國、俄羅斯不同的是,伊朗天然氣絕大部分用于國內消費,2017年國內天然氣消費量為1954億立方米,是美國、俄羅斯和我國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天然氣消費國。伊朗天然氣出口貿易量很小。2017年,伊朗通過管道出口了127億立方米、進口了48億立方米天然氣氣,進口主要來自土庫曼斯坦,73%的天然氣出口到土耳其,不具備液化天然氣的出口和進口能力。在2017年伊朗的天然氣產量中,還在453億立方米被用于回注油田以增加采收率。
美國恢復制裁后,對伊朗的油氣工業、尤其是石油生產造成了很大的沖擊。由于美國的制裁,伊朗不再參與歐佩克的減產行動,歐佩克一手信源的統計中不再有關于伊朗石油產量的數據。不過,歐佩克出版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有來源于二手信源的統計數字。根據歐佩克的這一官方報告,2017年伊朗的原油產量為每天381.3萬桶,2018年和2019年分別下降到355.3萬桶/天、235.7萬桶/天,2020年下降到只有198.8萬桶/天,是近年來的最低水平。但是,2021年伊朗的石油生產開始部分恢復,原油產量回升到240.5萬桶/天。
在2022年1月19日出版的《石油市場報告》中,國際能源署也認為,2021年12月,伊朗的石油產量為每天250萬桶;如果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取消,伊朗的原油產量將很快恢復到380萬桶/天。
據追蹤石油流動的咨詢公司Petro-Logistics的數據,2021年12月伊朗原油出口超過100萬桶/天,是近三年來的最高水平,不過由于船舶短缺,2022年1月回落至約70萬桶/天。
對于2022年的石油產量和油價,伊朗官方非常謹慎。2021年12月初,在伊朗總統萊希提交的新一年度政府預算中,從3月1日開始的財年中,伊朗石油出口的計劃為每天120萬桶,油價預計為60美元/桶。
此外,有媒體報道,伊朗擁有8000萬桶左右的石油庫存,其中大部分儲存在亞洲等世界主要石油進口地區。
因此,從以上的材料中可以看出,如果伊核新協議能夠達成,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能夠全部取消,一方面,伊朗8000萬左右的石油庫存可以向市場合法地銷售;另一方面,伊朗原油產量的最大增量為130萬桶/天,原油和凝析油出口最大的增量為150萬桶/天。
伊核談判結果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可能影響
執政以來,拜登之所以松動美國對伊朗的政策,恢復伊核協議的談判,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作為奧巴馬的副總裁,著力恢復奧巴馬的外交遺產;更為重要的第二個原因是,由于能源危機導致的石油天然氣價格大漲,美國通貨膨脹持續走高,支持率創下多屆總統同期的最低水平,解除對伊朗制裁后,伊朗的石油重新進入國際市場,可能有助于打壓油價,提升自己的支持率。不過,由于美國復雜的政治架構和利益、中東地區盟友與伊朗長期的敵對關系和伊朗石油行業現狀等多方面的原因,即使核協議能夠重新達成,對其實際效果也不能太過樂觀。
(一)伊核新協議對國際石油市場可能的四種影響
2021年1月25日,《世界石油》網站刊發了彭博社保羅·華萊士和格蘭特·史密斯發自倫敦的文章,“伊朗核談判可能顛覆石油市場的四種方式”,較為深入地分析了伊核新協議對國際石油市場四種可能的影響。
文章認為,伊朗核談判對石油交易商來說至關重要。今年以來,原油價格已飆升10%,至每桶85美元左右,許多分析師預測,油價八年來首次達到三位數只是時間問題。油價能否沖到這個水平,還是后撤,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伊朗能否重返全球能源市場。這個伊斯蘭共和國正在維也納,與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大國進行談判,他們的外交官試圖恢復2015年的一項協議,該協議限制德黑蘭的核活動,以換取放松制裁。
如果他們達成協議,伊朗可能會提高出口,從而使原油價格下跌。包括弗朗西斯科·布蘭奇在內的美國銀行策略師稱,就石油生產而言,伊朗是今年的“不確定因素”,是“石油市場面臨的最大風險”。以下是市場對不同結果的反應:
全面協議:對于石油交易商來說,一個與2015年美國退出的協議類似的新協議將是最悲觀的結果。
德黑蘭可以出售其儲存的約8000萬至9000萬桶石油中的一部分,其中許多位于其主要市場亞洲;與此同時,提高油田的產量。國際能源署稱,伊朗的石油產量,可能在六個月內從每天約250萬桶(主要由本地企業消耗)攀升至380萬桶。
Kpler 公司估計,去年伊朗原油和一種被稱為凝析油的輕質石油對外銷售,平均每天約為64.1萬桶。
美國銀行說,在達成任何全面協議后,伊朗今年的石油出口將增加4億桶,足以使全球石油市場轉為供應過剩。該銀行預計,到今年年中,油價將飆升至每桶120美元,但隨后將在第四季度跌至平均每桶71美元,部分原因是伊朗增加了供應。
部分協議:有關臨時協議的討論越來越多,該協議未能恢復所謂的《聯合全面行動計劃》。
目前尚不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德黑蘭是否會在石油制裁方面得到任何緩解。德黑蘭曾表示,它只希望達成一項全面協議。如果伊朗的石油制裁得不到緩解,這將是市場的看漲信號。不過,盡管如此,它至少可以緩和波斯灣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并減少一些被歸咎于伊朗或其盟友的航運和無人機襲擊。
總部位于倫敦的咨詢公司費氏咨詢公司(FGE)預計,即使達成部分協議,伊朗也將在能源出口方面獲得重大讓步。預計協議將在第二季度達成,德黑蘭將在年底前將原油日銷量提高至130萬桶左右。
維持現狀:嚴重分歧仍然困擾著談判,自2021年4月以來,談判一直在拖延,這使得外交官們認為未來幾個月談判仍處于不確定的狀態。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公司首席大宗商品策略師赫利瑪·克羅夫特認為:“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高盛認為,最有可能的情況是,伊朗要到今年年底才能達成協議,到2023年才會增加石油產量。這家公司表示,即便如此,伊朗石油產量的回歸“也不太可能很快”,因為自2018年以來,伊朗的油田、管道和其他基礎設施可能就沒有得到妥善的維護。
這家華爾街銀行預測,布倫特原油第三季度將升至每桶100美元,全年平均每桶96美元。
談判破裂:對石油行業來說,最樂見的結果是,伊朗或其他大國之一退出,維也納談判破裂。
“2015年以來發生了太多變化”,克羅夫特說:“伊朗現在是一個核門檻國家,他們愿意放棄這種地位嗎?這是沒法保證的”。
談判破解,可能會導致該地區的航運和無人機襲擊事件增加。一些人可能會以類似于上周胡塞武裝襲擊阿布扎比一個燃料庫,或2019年轟炸沙特阿拉伯關鍵的阿布蓋克原油加工廠的方式,來襲擊石油設施。隨著市場越來越擔心可用于應對中斷的剩余石油生產能力的減少,這種攻擊可能很容易引發油價飆升。
據歐亞集團稱,如果以色列或美國對伊朗發動空襲,試圖摧毀其核設施,原油價格可能會躍升15%。按照目前的油價,這將使油價接近或高于每桶100美元。
(二)復雜的美國政治架構和利益有可能再次會將伊核新協議置于尷尬的地位
2015年7月14日簽署后,伊核協議之所以一直是一個熱點話題,主要的原因是美國復雜的政治架構及其背后復雜的利益。即使最樂觀地估計,拜登政府能夠與伊朗重新達成核協議,但復雜的美國政治架構和利益有可能再次使這個協議處于法律上尷尬的地位。
就在傳出伊核協議談判取得重大進展的時候,有關媒體報道,2022年2月7日,33名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警告美國總統拜登,如果拜登政府不允許國會對新的伊朗核協議的條款進行審議并投票表決的話,他們將努力阻撓新協議的執行。
報道稱,長期反對2015年伊核協議的特德·克魯茲等參議員,在這封信中表示,他們將利用“所有可用選項和手段”,確保拜登政府遵守有關與伊朗達成任何新協議的美國法律,如果拜登不履行旨在確保國會監督2015年伊核協議的修改或變更的法定義務的話,那么任何新協議的執行都將“嚴重乃至極限受阻”。
目前,民主黨和共和黨在美國參議院各占50個席位。這些共和黨參議員認為,與伊朗達成的任何核協議都“對美國國家安全極為重要”,屬于條約性質,需要參議院審議并獲得三分之二參議員的同意。在信中,這33名共和黨參議員威脅稱:“任何沒有經過參議院批準的與伊核計劃有關的協議,都可被逆轉,也很可能會在下一屆政府上臺幾天后被撕毀”。
除國內復雜的政治架構和利益外,以色列、沙特阿拉伯等美國在中東地區主要盟友與伊朗長期的敵對關系,也將成為伊核新協議的重要掣肘。以色列多次公開表示,決不允許伊朗擁有核武器。沙特阿拉伯與伊朗的關系,則更加復雜,除歷史原因外,也門內戰、2019年9月沙特石油設施和2022年1月17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受到的襲擊,更加劇了兩國關系的緊張。2022年2月9日,拜登在與沙特阿拉伯國王薩勒曼的通話中,薩勒曼表示,沙特支持美國阻止伊朗獲得核武器的努力,并強調有必要共同努力,對抗伊朗在該地區代理人破壞穩定的活動;拜登則強調他對確保伊朗永遠無法獲得核武器的承諾,并向國王通報了正在進行的旨在重新確立對伊朗核項目限制的多邊談判。
由于復雜的美伊關系和伊朗豐富的油氣資源,無論本輪關于核問題的談判結果如何,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伊核問題、美伊關系都將是國際石油市場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不過,我們認為,即使出現最樂觀的談判結果,伊核新協議能夠達成,其對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也將是有限的,除非新冠疫情再次大規模卷土重來,否則未來一段時間的國際石油價格,將在歐佩克+對國際石油市場供應緊平衡的控制下,在現有的水平上持續上漲,伊核協議、俄烏關系等熱點地區問題、美聯署加息等等話題,當然都會成為油價上下波動的重要推手。
(圖片來源:veer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