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研究所復合氫化物材料化學研究組首次實現了在較低溫度下可觀量氫的脫附。
該體系可將初始反應物分裝,以便安全儲存。在需要產氫時,通過調節反應物用量,實現對脫氫反應過程的控制。由于采用相對廉價易得、易儲運的銨化合物作為氫源之一,同時達成較低溫度下可觀量氫的脫附,新反應物體系有望在移動式氫源系統方面擁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開發高性能儲氫系統是氫燃料電池技術應用中的難點之一。銨化合物作為高含氫物質,對其研究雖開展較早但進展有限,此前脫氫反應溫度均在400℃以上。大連化物所科研人員首次采用鈷基納米催化劑,實現了該體系內正負氫離子的完全結合,釋放出17.8%(重量比)的氫量,這是迄今為止在100℃~250℃區間內實現的最高脫氫量。
該體系可將初始反應物分裝,以便安全儲存。在需要產氫時,通過調節反應物用量,實現對脫氫反應過程的控制。由于采用相對廉價易得、易儲運的銨化合物作為氫源之一,同時達成較低溫度下可觀量氫的脫附,新反應物體系有望在移動式氫源系統方面擁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開發高性能儲氫系統是氫燃料電池技術應用中的難點之一。銨化合物作為高含氫物質,對其研究雖開展較早但進展有限,此前脫氫反應溫度均在400℃以上。大連化物所科研人員首次采用鈷基納米催化劑,實現了該體系內正負氫離子的完全結合,釋放出17.8%(重量比)的氫量,這是迄今為止在100℃~250℃區間內實現的最高脫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