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服務合同一年一簽,次年重新評估,評估的依據是SFAE對產品故障率的判斷,也是其真正的核心技術。“越小的單子,我們越容易賠,比如只簽兩臺機器。”他說。
根據以往的經驗,對于客戶來說,檢修人員的差旅和工時費和備件費用支出比例大約是2:8,因此客戶更愿意選擇只包人,但同時備件的風險需要客戶自己承擔,在合同簽訂時,SFAE會提醒客戶有哪些備件需要客戶自己準備。
朱笑冰認為,如果將服務“拆開”來看,比如單修某種電路板,或者單修電機,很多規模較小的公司也可以做到,甚至價格更便宜,但SFAE勝在綜合業務的競爭能力。
SFAE服務的范圍不僅涵蓋了多種型號、多種類別的產品,還包括故障診斷及排除、故障原因的查找與分析、系統軟件或硬件升級、系統啟動測試及調試、參數優化、完整數據備份、現場培訓與咨詢等一條龍服務。
“現在國內的維修等服務,針對單項業務的比較多,集成服務較少,應該多發展集成服務。”奚家成表示,雖然市場上有不少專門的維修公司,但很多都是由原來從事過某類產品相關工作的人員組建的,因為熟悉的產品品種有限,業務量也不會太大。相反,對一家企業的所有產品都能修理的公司,還是比較少。
尋找新訂單
一單完美的買賣應該是一次雙贏的合作,享受服務的一方希望“更劃算”,提供服務的一方自然也不會愿意做賠本生意。基于這兩者的同時實現,制造服務業市場仍有發展空間。
朱笑冰坦承,“賣服務”的利潤雖然比不上“賣產品”的利潤來得快,但它是一個持續穩定的業務和收入。雖然業務開展的初期投入較大,因為剛開始客戶量有限,需要的備件型號各不相同,都要備貨,但業務鋪開后,投入壓力就小了很多。
除了保內更換、現場服務等傳統的服務業務,SFAE也在尋找新的增長點,比如“伴產”,即在客戶新購入大量設備時,西門子派工程師去客戶方常駐一年等。但并非所有的先進服務理念都能讓國內企業接受,比如遠程診斷模式,在國外有案例,但對中國的客戶來說,就涉及信息保密的問題。
“傳統服務領域成長的空間畢竟是有限的,說白了,如果裝機量不增長,也就沒有更多的機會。”朱笑冰很看好汽車、航空這兩個行業,未來可能有不少新的業務機會。
政策鼓勵和行業發展空間也決定了現代制造服務業市場遠沒有飽和。根據《機械工業“十二五”發展總體規劃》,“十二五”期間,現代制造服務業的收入所占比例將明顯提高,百強企業的現代制造服務業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5%左右。
2010年,中國機械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約為14萬億元,其中百強企業收入占比約為1/10。按機械工業年增10%計算,至2015年,僅機械百強企業所創造的現代制造服務業產值就將接近6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