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發展銀行氣候變化與碳市場顧問呂學都:
目前成本高難以商用
考察技術的成熟度不僅僅是看這項技術是否能夠使用,而是這一技術是否已經適宜商用。單從技術來看已經沒有什么大的障礙和瓶頸,但是從商業化和產業化來看,成本效益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目前技術成本還很高昂。配套碳捕獲裝置的電廠投資要比沒有進行碳捕獲配套裝置的電廠增加1~2倍,電價成本增加20%~30%。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CDM項目管理中心副研究員馮升波:
中國承擔不起巨額成本
把排出去的二氧化碳抓回來,讓它不要散布在大氣中,看似簡單的過程,但每噸需要50~60美元的成本。我國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已占世界第一,人均也已超過平均值,假若實施捕集封存,需要投入的資金十分巨大。以2006年計,我國燃煤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碳約為20億噸,假若捕集就要花費800億~1000億美元,相當于7000億元人民幣。而這樣的巨額資金,對于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著實承擔不起。即使在發達國家,絕大多數碳捕集項目也處于實驗、摸索的階段。
華能西安熱工研究院二氧化碳控制與減排研究所所長黃斌:
誰來長期承擔高昂成本
以30萬千瓦規模的電站,一年捕集100萬噸二氧化碳為例,以往的電站投資大致在每千瓦4000元,一旦加上碳捕集裝置,其成本將變成每千瓦8000~10000元。這意味著30萬千瓦的電站要增加1倍以上的投資,達12億元之巨。
那么效益如何呢?目前火電廠發1千瓦時電大約排放1千克二氧化碳,但是要對其進行捕捉,其中要耗費大量的能源、蒸汽和電,這樣發1千瓦時電要增加30%的能耗,電價成本要提高20%~30%。誰來承擔多出來的這部分成本,而且要長期承擔?
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院長許世森:
只考慮成本目光短淺
碳捕集作為一種潛在的、可供選擇的低碳技術,是中國必須儲備的一項戰略技術。 現在做碳捕集項目的確需要付出高成本代價,但是如果我們今天不付出一定經濟代價的話,以后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就像20多年前電廠脫硫,中國電力行業無法判斷電廠是否應該搞脫硫裝置,后來當脫硫裝置成為世界公認規則之時,發現自己的水平卻不行,我國巨大的脫硫商機拱手讓給了國外。現在,我們無法判斷未來是否會大規模進行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但是有這種可能性,所以,我們現在就得儲備這種技術。
碳封存是否有安全隱患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教授李小春:
理論上封存具備安全性
只要封存場地選擇恰當,操作規范,監控嚴密及應急措施具備的情況下,大規模二氧化碳封存的安全性是可以得到保證的。當然,大規模二氧化碳封存比上述工程具有更大的規模、更長的時間尺度、特有的災害發生機理與過程,需要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
北京大學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張東曉:
安全風險可以規避
地下有很多天然的二氧化碳氣田,二氧化碳存在于地層的時間超過百萬年。也就是說只要選址正確,地下空間是可以用來封存二氧化碳的。即使發生泄漏也會是一個相當緩慢的過程,我們完全有時間采取措施來防止和規避這種逸出的風險。地層有多個儲層和蓋巖,這種多層儲蓋結構就像一棟百層的大廈,二氧化碳想從一樓跑到一百樓的頂層并不容易,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樓梯口這樣的快速通道也封死。二氧化碳的地質封存工程要經過地質勘察、測量、工程測試和模擬等各種嚴格的程序論證,就像修水庫一樣,是可以通過恰當的科學技術和合理的政策法規來評估和規避風險的。
華北電力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周少祥:
封存會導致嚴重的安全隱患
因為二氧化碳在常溫常壓下處于非常穩定的氣態,要高密度地儲存就必須將其轉化為液態,就需要進行壓縮并冷卻,且不說消耗巨大的能量,還會導致嚴重的安全隱患。盡管二氧化碳本身是無毒無味的,但是一旦因為某種原因使二氧化碳擴散出來,必然會造成附近很大區域范圍內的大氣缺氧,對該區域范圍民眾的生命財產將是一種嚴重的威脅,同時可能造成嚴重的生態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