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17年中國的原油進口總量超過美國,一舉躍居為全球第一大原油進口國后,2018年中國天然氣進口總量也一度飆升,越過日本成為全世界天然氣進口最大國。根據2020年第一季度的天然氣進口數據來看,即使在嚴峻疫情的局面下,我國在一到三月份的天然氣進口量依然強勢,其高達2466噸的規模相比2019年同期還增加了39萬噸。但與去年較為不同的是,中國天然氣的進口方向首次在東北破局,截止到5月27日為止,已經有超15億方天然氣來自去年年底剛開通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
規劃全長高達8111公里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是我國四大天然氣管道之一
繼以中亞為進氣源的西北通道、海上LNG液化天然氣輸入的東南通道和以中緬管道為基礎的西南通道之后,作為四大天然氣輸入通道之一的東北通道——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是我國海外能源進口的又一強力保障線。于2019年12月初正式通氣的東線管道,其氣源點起至俄西伯利亞,主要分為俄境內西伯利亞力量管道和我國境內的東線天然氣管道兩部分,規劃建設管道長度達8111公里,目前俄羅斯境內管道已基本建設完畢,而我國境內的管道建設也逐步邁向了最后終點。
短短數年建設完畢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段最終向我國每年輸送380億方天然氣
其實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的建設商談由來已久,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中俄雙方就工程展開了談判,但一直持續到2014年5月才正式簽訂了供氣合同。雖然管道工程磋商時間長達18年,但是從2017年年底進入全面建設以來,短短數年就完成北段的施工并投入運營,這個采用世界級建設標準的超大口徑管道再次證明了中國速度。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的首次簽約期限為30年,初步計劃將在一年內向我國輸送50億方天然氣,最終達到每年380億方的輸入規模。
為什么中俄雙方關于天然氣管道工程的磋商達到了18年之久呢?
那么為何中俄雙方關于管道工程的談判時間如此之長呢?首先就是天然氣價格的障礙。在進入新世紀以后,中俄雙方關于天然氣單價的談判陷入僵局,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的報價是與對歐出口天然氣的價格一致,但中石油期望價格能和從西北通道進口中亞天然氣的價格相同,其每一千立方米的差價接近20美元,所以雙方的管道磋商反反復復卻未能取得成果。其次雙方的障礙還包括投資參股方式。俄方不接受中亞天然氣企業與中方合作的方式,但最終雙方以參與對方公司股份的方式結束磋商。
天然氣價格、投資方式和管線規劃是之前中俄雙方商談陷入困境的三大障礙
最后雙方還有一個較大的障礙就是管線規劃。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希望建設更短、投資和技術難度低的西部阿爾泰管道,初步計劃向中國西部輸送至境內。但我國在西部已經有建設完畢的西氣東輸管道以及西北通道,而在東北老工業基地一直缺少一條能源通道,我國更希望能在此背景下打造出東北能源通道。其實中俄雙方的磋商照以往的進度還可能向后延遲,但重要的轉折點還要從2014年俄羅斯受到歐美的全面制裁開始。那么這條訂單規模超2.8萬億人民幣的天然氣管道工程對中俄雙方有何重大意義呢?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的建設對于我國各方面的重要的意義
此前我國的天然氣進口主要以海上LNG船運輸為主,其船舶造價高、運輸成本高、運輸容量有限,而采用管道運輸不僅能省去額外支出,還極大降低了海上運輸的風險。在上月底我國的海上液化天然氣的價格漲幅高達18.4%,由此可見海上天然氣的價格波動受全球局勢影響極不穩定,而陸地管道將氣源點和需求地打通,為我國的能源安全加強了保障。而且這條東北能源通道為當地能源結構優化打下了基礎,打造出我國四大天然氣通道的格局,進一步平衡了我國各區域的能源布局。
中俄日后天然氣等能源領域的合作將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為基礎
隨著全球頁巖氣革命的到來,美國各大頁巖氣企業生產的非常規天然氣,對全球天然氣市場、特別是俄羅斯市場形成了強力沖擊。而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的建設投產,不僅為中方增加了議價的話語權,而且給俄羅斯與美國頁巖氣企業競爭的底氣。更為重要的是東線管道為日后中俄大規模能源合作打下基礎,填補了俄羅斯逐漸萎靡的歐洲市場,減少了其對歐洲市場的依賴。同時這些因素也是推動雙方能達成簽約的原因所在,中俄雙方的能源合作也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