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2月19日發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穩健貨幣政策的重點之一,是以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千方百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通過一段時間以來的LPR報價,我們看到市場化改革對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產生的成效。
從去年8月份央行宣布完善LPR形成機制以來,LPR的推廣運用在穩步擴大、普及,效果逐步顯現。完善LPR形成機制,是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是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的重要手段。從數據上看,在完善LPR形成機制以前,2019年年初至7月,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一直在5.3%附近波動,市場利率下行向企業貸款利率傳導不足;而8月份以來,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已6次發布新機制下的LPR,1年期LPR較同期限基準利率下降了20個基點。隨著LPR報價穩中有降,企業貸款利率顯著下降。截至2019年年末,新發放貸款中運用LPR的占比已達到90%,而存量貸款定價基準轉換也在穩妥推進中。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2月20日的1年期LPR報價為4.05%,5年期以上LPR報價為4.75%,分別下調10個基點和5個基點。
在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亟需向改革要動力的當下,以類似完善LPR形成機制這樣的市場化改革舉措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是極為必要且意義深遠的,降低融資成本的改革努力絕不能“松勁”。唯有企業長遠發展向好,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才更穩健,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賴于金融的長效支持,離不開長期較低的融資成本和穩定的特氣網融資環境。“長期較低的融資成本”和“穩定的融資環境”,需要通過市場化的改革舉措來實現,而不是依賴短期性的行政手段。在完善LPR形成機制以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穩步降低證明了這一點,繼續堅定地以市場化改革取向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是我們必須保持的定力和必然要走的道路。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且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逆周期調節尤為關鍵,而科學穩健地把握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更是重中之重。《報告》詳解了站在金融角度如何“科學穩健把握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并指出:一是要科學把握總量的度,二是要有效把握結構的度,三是要加大改革的力度,進一步深化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其中,完善LPR傳導機制就是加大改革力度重要的一部分,我們應繼續用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強化市場化的利率形成、傳導和調控機制;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堅決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促進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同時,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中所透露出的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也是今后降低融資成本改革努力的方向和遵循。應當看到,企業的融資、生產、經營是復雜且高度市場化的系統性行為,應由市場力量來主導和支配;同樣,貨幣政策的微觀傳導,也應主要由市場因素主導。因此,未來更應堅定不移地用改革疏通貨幣政策傳導、縱深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以期由市場力量來協調資金的供給方與需求方,由市場決定資金價格的形成,從而為實體經濟融資降成本,最終為企業構建一個長期穩定、相對優惠的融資環境。LPR改革以來的良好成效,印證了市場化改革的重要性。
企業興,經濟興,支持企業融資是金融的職責所在。無論是應對眼前疫情,亦或是著眼長遠發展,我們都應堅定地以改革取向持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平衡好短期政策與長效機制的關系,振興企業發展,穩定經濟增長。
文章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