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國內煤化工領域最大空分裝置的合作協議簽署。該裝置單套能力為9萬立方米/小時,簽約金額達3.2億元。沒有任何懸念,該裝置的供貨方是老牌外資空分設備企業德國林德集團。一時間,關于國內空分產業做大做強的話題又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
空分設備制造和工業氣體供應一體化,既是世界工業氣體工業不可逆轉的大潮流,也是中國空分產業至今難以取得重大突破的領域。這個事情,說小了會影響行業內企業的利潤空間,說大了,則與民族空分產業的生死存亡密切相關。目前國內市場到底是什么樣的競爭格局?行業一體化發展緩慢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出路到底在哪里?最近,記者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調查。
困境:外資強、壁壘高
“據我們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經開發的供氣市場占整個市場需求的30%~40%。而這部分已經開發出來的市場,已有90%被大型外資企業所掌控,剩下的10%是民族企業狹小的生存空間。”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氧)副總經理許迪向記者表達了擔憂。
據了解,目前世界主要空分企業都已進入中國市場,其數量占國內同行業企業數的70%以上。在各地投資建廠、推廣其先進技術設備的同時,這些外資企業在工業氣體外包業務理念的滲透上也不遺余力。特別是在全球名列前茅的幾家工業氣體公司,如德國林德(Linde)集團、法國液化空氣(Air Liquide)集團(以下稱法液空集團)、美國普萊克斯(Praxair)集團、美國空氣化工產品(Air Products)公司、日本太陽日酸(Nippon Sanso)公司、德國梅塞爾(Messer)集團,他們在中國的業務近年都保持了高速和創紀錄的增長。2008年,法液空集團在中國液體工業氣體市場上的增長率是30%,同年林德集團則實現了銷售額增長28%。
據介紹,外資空分設備制造企業不僅制造設備,還供應工業氣體,大都實現了制造和供應一體化。工業氣體業務可分為五種:一是氣瓶業務,通常運輸范圍在50千米內;第二種是液態運輸,一般運輸范圍在250千米以內,成本較高;三是通過管道輸送的現場制氣,適用于大氣量的供應;四是醫藥用氣;五是電子行業用氣,屬于特種行業使用的特種氣體。在前面提到的幾家大型外資企業中,這五類業務已是面面俱到,綜合實力最強的是法液空集團和林德集團。這些外資企業都是從制造設備起家,但是到了今天,企業設備的銷售額連銷售總額的10%都不到,供氣這塊業務則占到了總銷售額的90%以上。
兩相對比,中國的民族空分產業則顯得羸弱不堪。據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秘書長孫國民介紹,目前我國本土的工業氣體公司散而亂,缺乏競爭力,沒有形成規模,特別是缺少整體戰略考慮。嚴格來講,國內還沒有一家企業真正能與外資工業氣體公司抗衡。目前,具有一定工業氣體業務拓展實力的杭氧、川空(四川空分設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都在積極且艱難地進行供氣業務的拓展。而這也是迄今為止國內僅有的兩家走向供氣市場的傳統空分設備制造企業。
在中國的工業氣體市場上,外資企業目前正在管道輸送的現場制氣領域明爭暗斗。許迪告訴記者,管道輸送的供氣方式往往是供應一大片區域內的數家客戶,規模效益和排他性極強。去年9月19日,法液空集團濱海新區工業氣體管網項目開工建設;同年11月20日,林德集團正式啟動其位于江蘇省的又一工業中心發展計劃,進行新的工業氣體生產和供應基礎設施的建設;今年年初,法液空集團又抓住了吉林市建設北部工業新區的機遇,已經在通過“高層路線”與該市政府部門進行接洽;幾乎與此同時,林德集團在寧波的管網項目由寧波開發區管委會核準。
在這些外資巨頭的虎視眈眈之下,中國空分產業的一體化發展進程步履蹣跚。據記者了解,杭氧目前僅有的幾個供氣項目的規模都比較小,而且客戶多是采購設備的老客戶,區域性管道供氣對杭氧來說仍是可望而不可及。
原因:起步晚、技術低
國內外企業的極度反差讓業內人士為民族空分產業的發展捏了把汗。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敵強我弱”的局面?對石油化工領域和工業氣體市場的發展戰略頗有研究的空氣化工產品(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商務發展經理蔣*(吉力)說出了3個理由。
第一,外資企業開發業務時間早,而國內企業近幾年才在供氣領域起步,缺乏積累。據介紹,法液空集團和林德集團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開始做小規模的工業氣體業務,二戰之后更是大踏步前進,特別是管網業務發展非常迅速。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摸索,無論是在人才、技術、設備制造還是在供氣的運營管理方面,國外企業都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
然而,直到上世紀90年代,我國“大而全、小而全”的工業格局未有明顯改變,國內工業氣體用戶仍以企業自備氣體分離設備、自行管理、自給自足為主要供氣方式。雖然在之后的時間里,社會化分工和專業化生產的理念逐步被企業接受,但是用氣企業自備分離設備進行氣體生產仍是主要的工業氣體解決方案之一。在這樣的環境下,國內空分設備制造企業主動發展供氣項目的意識和潛能未被激發出來,待到外資工業氣體企業長驅直入,國內企業在供氣項目上的經驗幾乎是一片空白,被遠遠地拋在后面。
第二,外資企業在資金、技術、市場方面實力雄厚,而國內企業明顯處于劣勢。目前對于法液空集團、林德集團等業內前4大外資公司來說,單套能力為10萬~12萬立方米/小時的空分設備都已經成為現實,設計能力在15萬立方米/小時的設備也已經存在。在設備制造和工業氣體供應兩項業務的相輔相成之下,外資企業已完全適應了客戶的要求——投資要更低、產能要更大、運行效率要更高、設備的制造成本要更低、自動化程度要更高等。而目前國內空分設備制造企業能夠生產的規模最大的空分設備,其單套能力僅為65000立方米/小時。從工業氣體供應品種上來看,外資企業不單單是做空氣氣體分離,對氫氣、一氧化碳以及稀有氣體的業務同樣非常重視,也恰恰是這一塊業務給外資企業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然而,目前國內企業在氫氣、一氧化碳、稀有氣體領域的業務幾乎為零。
第三,空分產業排他性壁壘易形成。蔣*(吉力)說:“工業氣體行業區位優勢非常明顯。外資企業一進入中國市場,就選擇了GDP增長最迅速的優勢市場如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發展氣體業務。一旦鎖定一個點,企業就會利用規模效應,把業務面撐起來。無論是氣瓶業務、液體氣體業務還是管網業務,一旦建立,物料運輸和交易成本就會降低。成本優勢壁壘、規模效益壁壘、產品品質壁壘也都會在無形中建立起來。”
據介紹,目前外資工業氣體公司已占領了我國沿海三大區域的優勢市場,其他企業要插足已變得非常困難。
出路:大型化、一體化
“杭氧、川空、開空(開封空分集團)這些本土的佼佼者們要加把勁了,否則,這些企業一旦上市,就有被外資控股的危險。一體化之路是國內企業必須要走的,而且要趕快。”蔣*(吉力)據自己的研究,蔣*(吉力)對國內空分企業一體化提出了建議。
首先,應該加緊突破8萬立方米/小時以上規模的空分設備。蔣*(吉力)說,無論是冶金、石化還是目前的煤化工產業,對于空分設備的能力要求都在逐漸增大。如果規模突破不了,國內企業在市場上(特別是煤化工市場)就沒有任何競爭力。比如客戶要求設備達到8萬立方米/小時的能力,外資公司提出的方案就是一套8萬立方米/小時的設備,而國內企業的方案就只能是兩套4萬立方米/小時的設備。所以,國內企業一定要盡早在設備大型化上獲得突破。
其次,嘗試供氣業務的收購、兼并或聯合,力求形成優勢互補的一體化聯盟。蔣*(吉力)說:“除了在設備大型化、供氣項目一體化上下功夫,國內企業如果還有實力,應該做兼并、收購。”據介紹,目前寶鋼金屬工業氣體產業公司、武漢鋼鐵集團氣體有限責任公司等國內企業在氣體供應業務上都已形成了很大規模,但這些企業沒有設備制造業務。蔣*(吉力)說:“如果單純做工業氣體業務,企業受市場波動的影響較大,在產業升級換代方面也會存在瓶頸。所以,杭氧、川空等企業和這些氣體供應企業可以考慮建立優勢聯盟。這樣,氣體企業的供應如果出現問題,設備制造企業可以幫助其解決,同時促進空分裝置的升級。“如果能建立兩三家這樣的聯盟,民族工業氣體企業跟國際工業氣體公司在市場上還是有得一拼的!”蔣*(吉力)說。
國內外企業的極度反差讓業內人士為民族空分產業的發展捏了把汗。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敵強我弱”的局面?對石油化工領域和工業氣體市場的發展戰略頗有研究的空氣化工產品(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商務發展經理蔣*(吉力)說出了3個理由。
第一,外資企業開發業務時間早,而國內企業近幾年才在供氣領域起步,缺乏積累。據介紹,法液空集團和林德集團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開始做小規模的工業氣體業務,二戰之后更是大踏步前進,特別是管網業務發展非常迅速。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摸索,無論是在人才、技術、設備制造還是在供氣的運營管理方面,國外企業都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
然而,直到上世紀90年代,我國“大而全、小而全”的工業格局未有明顯改變,國內工業氣體用戶仍以企業自備氣體分離設備、自行管理、自給自足為主要供氣方式。雖然在之后的時間里,社會化分工和專業化生產的理念逐步被企業接受,但是用氣企業自備分離設備進行氣體生產仍是主要的工業氣體解決方案之一。在這樣的環境下,國內空分設備制造企業主動發展供氣項目的意識和潛能未被激發出來,待到外資工業氣體企業長驅直入,國內企業在供氣項目上的經驗幾乎是一片空白,被遠遠地拋在后面。
第二,外資企業在資金、技術、市場方面實力雄厚,而國內企業明顯處于劣勢。目前對于法液空集團、林德集團等業內前4大外資公司來說,單套能力為10萬~12萬立方米/小時的空分設備都已經成為現實,設計能力在15萬立方米/小時的設備也已經存在。在設備制造和工業氣體供應兩項業務的相輔相成之下,外資企業已完全適應了客戶的要求——投資要更低、產能要更大、運行效率要更高、設備的制造成本要更低、自動化程度要更高等。而目前國內空分設備制造企業能夠生產的規模最大的空分設備,其單套能力僅為65000立方米/小時。從工業氣體供應品種上來看,外資企業不單單是做空氣氣體分離,對氫氣、一氧化碳以及稀有氣體的業務同樣非常重視,也恰恰是這一塊業務給外資企業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然而,目前國內企業在氫氣、一氧化碳、稀有氣體領域的業務幾乎為零。
第三,空分產業排他性壁壘易形成。蔣*(吉力)說:“工業氣體行業區位優勢非常明顯。外資企業一進入中國市場,就選擇了GDP增長最迅速的優勢市場如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發展氣體業務。一旦鎖定一個點,企業就會利用規模效應,把業務面撐起來。無論是氣瓶業務、液體氣體業務還是管網業務,一旦建立,物料運輸和交易成本就會降低。成本優勢壁壘、規模效益壁壘、產品品質壁壘也都會在無形中建立起來。”
據介紹,目前外資工業氣體公司已占領了我國沿海三大區域的優勢市場,其他企業要插足已變得非常困難。
空分設備制造和工業氣體供應一體化,既是世界工業氣體工業不可逆轉的大潮流,也是中國空分產業至今難以取得重大突破的領域。這個事情,說小了會影響行業內企業的利潤空間,說大了,則與民族空分產業的生死存亡密切相關。目前國內市場到底是什么樣的競爭格局?行業一體化發展緩慢的深層次原因是什么?出路到底在哪里?最近,記者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調查。
困境:外資強、壁壘高
“據我們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經開發的供氣市場占整個市場需求的30%~40%。而這部分已經開發出來的市場,已有90%被大型外資企業所掌控,剩下的10%是民族企業狹小的生存空間。”
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氧)副總經理許迪向記者表達了擔憂。
據了解,目前世界主要空分企業都已進入中國市場,其數量占國內同行業企業數的70%以上。在各地投資建廠、推廣其先進技術設備的同時,這些外資企業在工業氣體外包業務理念的滲透上也不遺余力。特別是在全球名列前茅的幾家工業氣體公司,如德國林德(Linde)集團、法國液化空氣(Air Liquide)集團(以下稱法液空集團)、美國普萊克斯(Praxair)集團、美國空氣化工產品(Air Products)公司、日本太陽日酸(Nippon Sanso)公司、德國梅塞爾(Messer)集團,他們在中國的業務近年都保持了高速和創紀錄的增長。2008年,法液空集團在中國液體工業氣體市場上的增長率是30%,同年林德集團則實現了銷售額增長28%。
據介紹,外資空分設備制造企業不僅制造設備,還供應工業氣體,大都實現了制造和供應一體化。工業氣體業務可分為五種:一是氣瓶業務,通常運輸范圍在50千米內;第二種是液態運輸,一般運輸范圍在250千米以內,成本較高;三是通過管道輸送的現場制氣,適用于大氣量的供應;四是醫藥用氣;五是電子行業用氣,屬于特種行業使用的特種氣體。在前面提到的幾家大型外資企業中,這五類業務已是面面俱到,綜合實力最強的是法液空集團和林德集團。這些外資企業都是從制造設備起家,但是到了今天,企業設備的銷售額連銷售總額的10%都不到,供氣這塊業務則占到了總銷售額的90%以上。
兩相對比,中國的民族空分產業則顯得羸弱不堪。據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秘書長孫國民介紹,目前我國本土的工業氣體公司散而亂,缺乏競爭力,沒有形成規模,特別是缺少整體戰略考慮。嚴格來講,國內還沒有一家企業真正能與外資工業氣體公司抗衡。目前,具有一定工業氣體業務拓展實力的杭氧、川空(四川空分設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都在積極且艱難地進行供氣業務的拓展。而這也是迄今為止國內僅有的兩家走向供氣市場的傳統空分設備制造企業。
在中國的工業氣體市場上,外資企業目前正在管道輸送的現場制氣領域明爭暗斗。許迪告訴記者,管道輸送的供氣方式往往是供應一大片區域內的數家客戶,規模效益和排他性極強。去年9月19日,法液空集團濱海新區工業氣體管網項目開工建設;同年11月20日,林德集團正式啟動其位于江蘇省的又一工業中心發展計劃,進行新的工業氣體生產和供應基礎設施的建設;今年年初,法液空集團又抓住了吉林市建設北部工業新區的機遇,已經在通過“高層路線”與該市政府部門進行接洽;幾乎與此同時,林德集團在寧波的管網項目由寧波開發區管委會核準。
在這些外資巨頭的虎視眈眈之下,中國空分產業的一體化發展進程步履蹣跚。據記者了解,杭氧目前僅有的幾個供氣項目的規模都比較小,而且客戶多是采購設備的老客戶,區域性管道供氣對杭氧來說仍是可望而不可及。
原因:起步晚、技術低
國內外企業的極度反差讓業內人士為民族空分產業的發展捏了把汗。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敵強我弱”的局面?對石油化工領域和工業氣體市場的發展戰略頗有研究的空氣化工產品(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商務發展經理蔣*(吉力)說出了3個理由。
第一,外資企業開發業務時間早,而國內企業近幾年才在供氣領域起步,缺乏積累。據介紹,法液空集團和林德集團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開始做小規模的工業氣體業務,二戰之后更是大踏步前進,特別是管網業務發展非常迅速。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摸索,無論是在人才、技術、設備制造還是在供氣的運營管理方面,國外企業都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
然而,直到上世紀90年代,我國“大而全、小而全”的工業格局未有明顯改變,國內工業氣體用戶仍以企業自備氣體分離設備、自行管理、自給自足為主要供氣方式。雖然在之后的時間里,社會化分工和專業化生產的理念逐步被企業接受,但是用氣企業自備分離設備進行氣體生產仍是主要的工業氣體解決方案之一。在這樣的環境下,國內空分設備制造企業主動發展供氣項目的意識和潛能未被激發出來,待到外資工業氣體企業長驅直入,國內企業在供氣項目上的經驗幾乎是一片空白,被遠遠地拋在后面。
第二,外資企業在資金、技術、市場方面實力雄厚,而國內企業明顯處于劣勢。目前對于法液空集團、林德集團等業內前4大外資公司來說,單套能力為10萬~12萬立方米/小時的空分設備都已經成為現實,設計能力在15萬立方米/小時的設備也已經存在。在設備制造和工業氣體供應兩項業務的相輔相成之下,外資企業已完全適應了客戶的要求——投資要更低、產能要更大、運行效率要更高、設備的制造成本要更低、自動化程度要更高等。而目前國內空分設備制造企業能夠生產的規模最大的空分設備,其單套能力僅為65000立方米/小時。從工業氣體供應品種上來看,外資企業不單單是做空氣氣體分離,對氫氣、一氧化碳以及稀有氣體的業務同樣非常重視,也恰恰是這一塊業務給外資企業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然而,目前國內企業在氫氣、一氧化碳、稀有氣體領域的業務幾乎為零。
第三,空分產業排他性壁壘易形成。蔣*(吉力)說:“工業氣體行業區位優勢非常明顯。外資企業一進入中國市場,就選擇了GDP增長最迅速的優勢市場如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發展氣體業務。一旦鎖定一個點,企業就會利用規模效應,把業務面撐起來。無論是氣瓶業務、液體氣體業務還是管網業務,一旦建立,物料運輸和交易成本就會降低。成本優勢壁壘、規模效益壁壘、產品品質壁壘也都會在無形中建立起來。”
據介紹,目前外資工業氣體公司已占領了我國沿海三大區域的優勢市場,其他企業要插足已變得非常困難。
出路:大型化、一體化
“杭氧、川空、開空(開封空分集團)這些本土的佼佼者們要加把勁了,否則,這些企業一旦上市,就有被外資控股的危險。一體化之路是國內企業必須要走的,而且要趕快。”蔣*(吉力)據自己的研究,蔣*(吉力)對國內空分企業一體化提出了建議。
首先,應該加緊突破8萬立方米/小時以上規模的空分設備。蔣*(吉力)說,無論是冶金、石化還是目前的煤化工產業,對于空分設備的能力要求都在逐漸增大。如果規模突破不了,國內企業在市場上(特別是煤化工市場)就沒有任何競爭力。比如客戶要求設備達到8萬立方米/小時的能力,外資公司提出的方案就是一套8萬立方米/小時的設備,而國內企業的方案就只能是兩套4萬立方米/小時的設備。所以,國內企業一定要盡早在設備大型化上獲得突破。
其次,嘗試供氣業務的收購、兼并或聯合,力求形成優勢互補的一體化聯盟。蔣*(吉力)說:“除了在設備大型化、供氣項目一體化上下功夫,國內企業如果還有實力,應該做兼并、收購。”據介紹,目前寶鋼金屬工業氣體產業公司、武漢鋼鐵集團氣體有限責任公司等國內企業在氣體供應業務上都已形成了很大規模,但這些企業沒有設備制造業務。蔣*(吉力)說:“如果單純做工業氣體業務,企業受市場波動的影響較大,在產業升級換代方面也會存在瓶頸。所以,杭氧、川空等企業和這些氣體供應企業可以考慮建立優勢聯盟。這樣,氣體企業的供應如果出現問題,設備制造企業可以幫助其解決,同時促進空分裝置的升級。“如果能建立兩三家這樣的聯盟,民族工業氣體企業跟國際工業氣體公司在市場上還是有得一拼的!”蔣*(吉力)說。
國內外企業的極度反差讓業內人士為民族空分產業的發展捏了把汗。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敵強我弱”的局面?對石油化工領域和工業氣體市場的發展戰略頗有研究的空氣化工產品(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商務發展經理蔣*(吉力)說出了3個理由。
第一,外資企業開發業務時間早,而國內企業近幾年才在供氣領域起步,缺乏積累。據介紹,法液空集團和林德集團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開始做小規模的工業氣體業務,二戰之后更是大踏步前進,特別是管網業務發展非常迅速。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摸索,無論是在人才、技術、設備制造還是在供氣的運營管理方面,國外企業都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
然而,直到上世紀90年代,我國“大而全、小而全”的工業格局未有明顯改變,國內工業氣體用戶仍以企業自備氣體分離設備、自行管理、自給自足為主要供氣方式。雖然在之后的時間里,社會化分工和專業化生產的理念逐步被企業接受,但是用氣企業自備分離設備進行氣體生產仍是主要的工業氣體解決方案之一。在這樣的環境下,國內空分設備制造企業主動發展供氣項目的意識和潛能未被激發出來,待到外資工業氣體企業長驅直入,國內企業在供氣項目上的經驗幾乎是一片空白,被遠遠地拋在后面。
第二,外資企業在資金、技術、市場方面實力雄厚,而國內企業明顯處于劣勢。目前對于法液空集團、林德集團等業內前4大外資公司來說,單套能力為10萬~12萬立方米/小時的空分設備都已經成為現實,設計能力在15萬立方米/小時的設備也已經存在。在設備制造和工業氣體供應兩項業務的相輔相成之下,外資企業已完全適應了客戶的要求——投資要更低、產能要更大、運行效率要更高、設備的制造成本要更低、自動化程度要更高等。而目前國內空分設備制造企業能夠生產的規模最大的空分設備,其單套能力僅為65000立方米/小時。從工業氣體供應品種上來看,外資企業不單單是做空氣氣體分離,對氫氣、一氧化碳以及稀有氣體的業務同樣非常重視,也恰恰是這一塊業務給外資企業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然而,目前國內企業在氫氣、一氧化碳、稀有氣體領域的業務幾乎為零。
第三,空分產業排他性壁壘易形成。蔣*(吉力)說:“工業氣體行業區位優勢非常明顯。外資企業一進入中國市場,就選擇了GDP增長最迅速的優勢市場如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發展氣體業務。一旦鎖定一個點,企業就會利用規模效應,把業務面撐起來。無論是氣瓶業務、液體氣體業務還是管網業務,一旦建立,物料運輸和交易成本就會降低。成本優勢壁壘、規模效益壁壘、產品品質壁壘也都會在無形中建立起來。”
據介紹,目前外資工業氣體公司已占領了我國沿海三大區域的優勢市場,其他企業要插足已變得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