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久
聯華林德中國銷售總經理
顧元
林德亞太電子氣業務發展經理
2019年可謂是電子氣體行業的“喘息年”,如今,我們又站在了嶄新的2020年入口。年關之際,作為電子氣體行業的從業者,我們不妨從2019年的態勢出發,展望一下新一年的行業挑戰與機遇。
為什么說我們剛剛度過一個“喘息年”呢?
電子氣體,包括電子級大宗氣體和電子級特種氣體,是電子行業工廠大規模生產和制造工藝研發的關鍵原材料。電子行業內的一個大型工廠生產線,如半導體晶圓生產線或面板生產線,它的技術先進不先進,運營狀態好不好,產能爬坡順利不順利,看一眼它對電子氣體的純度、雜質、壓力和供應穩定性的要求,以及生產中的實際用量,就可一目了然。
在大基金的孵化下,中國電子行業在2016、2017和2018年這三年內經歷了爆發式的增長,大批投資計劃定案,大量新工廠開建和投產。2019年就順勢進入了高峰后的盤整,這一年內沒有太多新項目定案,大多是一些2018年內宣布的項目最終落地開建。像2019年下半年宣布的西安三星二廠二期擴建,也是兩年前一期開始時就做的規劃,所以也給我們這些之前跑項目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業務人員一個喘口氣、充電回血的時間窗口。
而這個“喘息年”里,也并非風平浪靜,而是出現了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情況,那就是本土供應商的崛起。
2019年是本土大宗氣體供應商集體發力的一年。在電子行業的大宗氣體供應招投標上,幾家主要本土工業氣體企業真真切切地開始和國際三大巨頭展開貼身肉搏,且勝負互見。盈德,這個本土最大工業氣體供應商投資建設的廣州粵芯半導體大宗氣體供應項目,已在2019年下半年正式投產;杭氧,這個本土代表性大型工業氣體設備制造商,拿下了青島芯恩半導體的大宗氣體供應長期協議,開拓了氣體供應服務的新領域;廣鋼氣體為滁州惠科面板項目投資建設的大宗氣站,也已在年內投產。電子大宗氣體這個高端氣體行業,如今本土企業已不再讓國際三大巨頭專美獨享。可以預料,我們今后會在越來越多的電子工廠大宗氣體供應項目招投標現場遇到本土氣體企業的同行們。
并且,這一年里,本土電子特氣供應商也不甘示弱。很多種類的特氣有了本土供應商;特別是中船718所,在NF3和WF6等電子特氣的供應上通過了各大半導體巨頭的qualification(產線認證),國際半導體巨頭紛紛大批量采購。眾所周知,先進半導體企業的產線認證工作是“變態”級的難度,認證要求高、手續繁瑣、時間長、批次多,簡直可以和FDA的新藥批準和FAA的新機適航認證相媲美。中船718所的NF3和WF6等特氣能通過眾多先進半導體企業的產線認證,表明其技術、資金和生產管理上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實力可見一斑。
此外,在一些關鍵的電子氣體生產設備方面,例如可以提純到9N級別的氣體純化器,本土供應商也開始有所突破。華邦的氣體純化器在一些半導體工廠已開始應用;中船718所的水電解制氫裝置,更是早已享有國際聲望。
在這樣一個并不平靜的“喘息年”后,緊隨而來的2020年顯然也將充滿風云際會,有機遇,也有挑戰;有奶酪,也有坑。
根據行業發展的規律曲線,可以預計新的一年仍然不會是行業大年,整體仍將處于盤整中。機遇并非沒有,從目前看來,仍有一些新項目值得業務人員去爭取,如紫光集團的新項目、華潤在重慶的新項目、濟南的富能和泉芯等等。這是我們從業人員的新契機,氣體行業人員可以去競爭新的供應合同標的,工廠運營人員有新的崗位可以選擇,都是各自提效增能的好機會。
但是各種挑戰乃至“坑”也需要我們擦亮眼睛,嚴陣以待
第一個挑戰來自投資熱潮對嚴峻現狀的低估。
在電子行業里浸淫日久,我們感受得到投資者和地方政府的熱情;同時也能察覺到,大部分投資者和地方政府對各種運營中的實際困難,包括激烈的市場競爭、艱難的技術和工藝開發、巨量的日常運轉資金需求等,都有所低估,這將是我們這個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要知道,電子行業,特別是其中高端的先進半導體廠,是個典型的“七高”企業,高初始投資、高日常運轉資金、高技術壁壘、高技術人才需求、高技術迭代頻率、高市場競爭強度、高供應鏈管理難度,已經吞噬過很多中外投資者。所以,投資者和地方政府如果沒有做好長期巨額虧損、產出極低卻仍然要持續高投入、板凳一坐十年冷的思想準備,就不要輕易入坑。事實上,繼續集中優勢力量,用心培育現有的本土領先的先進半導體廠,如中芯國際、華虹集團和紫光集團,效果應該會遠好于到處撒“胡椒面”建新廠。即使是相對容易一點的面板廠或八英寸半導體晶圓廠,其對初始投資、日常運轉資金、技術人才需求、供應鏈管理難度的要求,也不是一個普通工廠所能比擬的。目前而言,無論在全球市場,還是中國市場,總體產能并不緊缺,所以其面對的市場競爭激烈程度也不亞于高端半導體市場。因此,如果投資者和地方政府沒有作好充分準備,也極易一不小心為電子行業再添一座爛尾樓。
第二個挑戰來自業界大鱷的先手。
2020年是全球電子行業的down turn(下降周期),然而被認為是業界大鱷的臺積電依然堅持他們的逆周期投資規劃,臺南18廠4期5期6期這三個3nm新廠和新竹2nm研發中心的建設已在2019年底開工,正好可以在下一輪up turn(上升周期)啟動時投產,吃到新技術的頭湯并快速收回投資。臺積電希望靠這樣的策略,長期保持它的領先地位。因此,對臺積電的追趕將是大陸地區半導體業界面臨的長期挑戰,2020也不例外。
第三個挑戰來自貿易戰和特氣網美國大選的不確定性。這一挑戰可以預見,無需贅述。
回顧行業進程,在過去的幾年里,神州大地上矗立起了數十座大型電子工廠,其中有一些近況不佳,面臨出售甚至關廠的困境;也有一些依然挺立并蓬勃發展,如中芯國際的上海新廠,正在快速孵化量產12/14nm先進技術。新一年里,我們希望看到的是:電子行業內新的規劃能擦亮眼、避開坑;新的項目順利開建,新的工廠順利投產;已投產的工廠迅速爬坡上量,已開始爬坡的工廠迅速滿產并投建下一個工廠……
衷心期待我們電子氣體行業作為一個關鍵的供應鏈成員,也能一起享受到“中國智造”的紅利。
文章來源:聯華林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