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低碳+電氣化’是全球能源轉型、應對氣候變化的現實路徑和必然選擇。為此,各國還需在能源政策、能效提升、技術創新等方面加大力度并綜合施策。”國網能源研究院副總經濟師兼經濟與能源供需研究所所長單葆國在日前舉辦的“能源轉型:‘十四五’電力發展之路”論壇上表示。
論壇與會專家一致表示,在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背景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已經成為共識,未來全球能源供應主體將持續向非化石能源過渡,可再生能源將加快成為能源增長的主體。
全球電力消費增速創五年新高
“2018年,全球電力消費約24.5萬億千瓦時,較上年增長3.1%,增速創近五年新高。”單葆國表示,“去年亞太電力消費占全球的47%,貢獻全球增長的3/4;歐洲、北美合計占全球的41%,貢獻率不足1/5。其中,美國、中國、印度三國電力消費占全球總量的一半。”
單葆國同時表示:“2018年全球發電裝機達71.6億千瓦,較上年增長3.8%。其中,亞太貢獻了新增裝機的72%,占全球的比重達46%;歐洲、北美合計貢獻約14%,占全球總量的42%。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總裝機的比重達36%,發電量占比達27%。”
根據論壇上發布的《全球能源分析與展望2019》報告,未來,以風能、太陽能為主的可再生能源將迅速崛起,助推全球能源清潔轉型。當下,新一輪能源革命蓬勃興起,清潔低碳、電氣化是其中的重要特點和趨勢。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原院長、黨委書記謝秋野舉例指出:“歐盟多國和傳統石油國家也提出了新能源發展目標。德國提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的60%,丹麥提出到2050年完全擺脫化石能源消費,沙特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滿足10%的能源需求。”
發展中國家是全球電力增長主力
單葆國表示:“電氣化水平是未來能源轉型的主要路徑,我們有一個樂觀的判斷,基準情景下2050年全球終端電氣化水平約34%,加快轉型情景下達到40%,中國電氣化水平明顯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未來,全球電力需求增長主要由電力供應的普及程度以及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進程、交通電氣化加速、城市化發展等因素驅動。發展中國家人均用電水平低,伴隨經濟社會發展,電力需求存在較大增長空間,將是全球電力需求增長的主力。
《全球能源分析與展望2019》預測,在加快轉型情景下,2050年全球發電裝機約250億千瓦,較2018年增長約2.5倍,其中亞太增至約115億千瓦,約貢獻全球增長的46%。
單葆國表示,預計2050年全球電力需求約61萬億千瓦時,較2018年增長約1.5倍,年均增長2.9%。分地區看,亞太約貢獻增量的近一半,貢獻率較過去38年有所下降;北美、歐洲合計貢獻率不足30%。分部門看,工業、商業占比明顯下降,居民占比略有上升,交通占比明顯上升。
2050年可再生能源裝機占比或超75%
據悉,當前全球約有150個國家就可再生能源發電制定了具體目標,主要集中在陸上風電、光伏發電。《全球能源分析與展望2019》預期,在加快轉型情景下,到2050年,全球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總裝機的比重將從2018年的約60%降至約20%,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的占比在2025年前后達到50%,2050年超過75%。
“在電力需求快速增長、傳統火電逐步退出、系統接入更加靈活等多重因素推進下,可再生能源將以較快速度滲透全球能源系統。”單葆國判斷,煤炭、石油、天然氣依次到達峰值,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36%。
文章來源:中國能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