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全球投資者非常關注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和經濟轉型所帶來的投資機遇。其中,中國在公共服務領域推行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簡稱“PPP”)改革實踐所形成的市場是不容忽視的藍海。
自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中國逐步引入一些PPP初級形式,主要作為政府市場化融資手段。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為滿足民眾日益多元化的公共產品和服務需求,中國相關部門積極借鑒英國、法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成熟經驗和做法,探索在中國公共服務領域推行PPP改革。
2013年以來,中國把PPP作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體制機制改革,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規范實施,發揮PPP改革的牽引作用,推動政府轉變職能、放寬準入、打破壟斷,鼓勵各種社會資本公平競爭。經過3年改革實踐,中國PPP市場煥發出勃勃生機。
在宏觀層面,PPP改革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理念在公共服務領域落實為一項實實在在、可操作、可執行的政策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社會資本創新活力,實現公共服務供給動能轉換。在中觀層面,PPP改革有效推動了行政體制、財政體制和投融資體制改革。在微觀層面,PPP倡導物有所值理念,通過公平競爭、全生命周期管理、風險分配、績效付費、透明公開等創新管理手段,使政府少花錢、多辦事,公眾獲得更優質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社會資本獲得更多新的商機。
目前,中國PPP大市場已初步建立,成果超過預期。在不少地方,PPP已成為政府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重要抓手。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制度體系初步建立。中國利用3年時間初步構建起了一套完整的制度體系和操作規范,初步建立了包括法規、政策、指南、合同和標準等5個層面的制度體系。
二是PPP大市場初見雛形。截至2016年底,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已收錄全國入庫項目1.1萬個,覆蓋能源、交通、水利、環保、市政、農業、旅游、醫療衛生、教育、文化、體育等19個主要經濟社會領域,投資額達13.5萬億元。其中,綠色低碳和社會類項目穩步增加,政府付費和混合付費項目上升至66%,系統集約項目增多,公共服務有效供給質量和效率顯著提高,PPP大市場格局初步形成。
三是改革綜合效應初步顯現。對政府而言,PPP改革加快了法治政府、信用政府、服務政府建設。對市場來說,PPP市場催生了各類社會資本公平競爭,增加了改革發展的市場新動能。對公眾而言,通過全生命周期標準化和公開透明管理,在公共服務領域行使參與權、監督權和發言權有了更多渠道和手段。
雖然目前PPP改革在統一頂層設計、法制政府和信用政府建設、政府監管、社會資本公共責任、民營企業參與率等方面仍有不足,但隨著改革深入、制度完善、規范監管、能力建設等工作的加強,一個統一規范、公開透明的中國PPP大市場會日益興旺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