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印發《“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十三五”時期,《方案》提出的低碳發展目標是什么?為實現目標,《方案》對重點領域的工作任務做了哪些部署?就此,記者專訪了《“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編制起草組副組長、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艷兵。
康艷兵介紹,《方案》提出的我國“十三五”時期低碳發展核心目標是,到2020年碳強度比2015年下降18%,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控排力度進一步加大,碳匯能力顯著增強。
這表明,綜合考慮當前工作基礎和我國國情,“十三五”期間我國將秉承“以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為主、兼顧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控制及增強碳匯能力”和“以碳強度下降目標為主、兼顧碳排放總量控制”的思路,深化推動低碳發展。碳強度下降18%的約束性目標,將有力保障我國實現2009年在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大會上提出的“40-45目標”,并為實現《巴黎協定》下我國的“2030目標”奠定扎實基礎。總體來看,《方案》提出的“十三五”低碳發展目標,立足當前、考慮長遠,是符合國情的合理目標。
康艷兵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仍然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為核心工作。《方案》對能源體系、產業經濟、城鄉發展等重點排放領域低碳發展的任務措施進行了全面部署。
在能源領域,要求低碳引領能源革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方面,明確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要求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費比2015年下降15%的同時,要把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基本形成以低碳能源滿足新增能源需求的能源發展格局。在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減緩能源消費增速的同時,《方案》對能源結構優化也提出了明確要求,圍繞“控煤、提氣、發展非化石能源”進行了工作部署,要求控制煤炭消費總量,推動煤炭消費提早達峰,到2020年天然氣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10%左右,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到15%。同時,明確要求2020年大型發電集團單位供電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550克二氧化碳/千瓦時以內,采用碳排放效率標準推動電力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在產業領域,要求打造低碳產業體系。首次明確把低碳發展作為新常態下經濟提質增效的重要動力,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出加強控制工業領域碳排放,到2020年推動部分重化工業實現率先達峰,工業生產領域二氧化碳排放總量趨于穩定,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22%,為實現“2030目標”奠定良好基礎。《方案》也對企業提出了要求,排放企業要加強碳排放管理,推廣低碳新工藝、新技術,通過實施低碳標桿引領計劃推動重點行業企業開展碳排放對標活動,到2020年主要高耗能產品單位產品碳排放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在城鄉發展領域,要求推動城鎮化低碳發展。明確提出在城鄉規劃中要落實低碳理念和要求,探索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模式,鼓勵編制城市低碳發展規劃。到2020年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要達到50%,公共建筑要加強低碳化運營管理,農村地區生活用能方式要向清潔低碳轉變,要開展零碳排放建筑試點示范。要求推進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發展低碳物流,完善公交優先的城市交通運輸體系,深入實施低碳交通示范工程。首次提出要研究新車碳排放標準,采用“百公里碳排放”指標推動汽車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到2020年,營運貨車、營運客車、營運船舶單位運輸周轉量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15年分別下降8%、2.6%、7%,城市客運單位客運量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15年下降12.5%。
除了上述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工作部署,《方案》還在控制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增加碳匯以及推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方面對相關領域提出了要求。控制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方面,在農業領域提出到2020年實現農田氧化亞氮排放要達到峰值;在工業領域提出重點工業行業要制定實施控制氫氟碳化物排放行動方案;在城鄉建設領域提出加強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低碳化處置等甲烷排放控制措施。增加碳匯方面,提出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森林蓄積量達到165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等要求。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方面,要求在煤基行業和油氣開采行業開展規模化產業示范,在工業領域開展試點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