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9日發布的前三季度經濟數據顯示,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4.9%,較二季度的3.2%持續反彈,成為全球表現最好的經濟體。前三季度累計同比增長0.7%,實現由負轉正,9月份各單項數據基本上強于市場預期。
我國經濟之所以能在全球一枝獨秀,與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經濟活動正常化密切相關。今年一季度,受疫情沖擊影響,供需兩端全面停擺,GDP出現-6.8%的罕見負增長。二季度以來,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供給端特別是工業生產加速修復,但需求端仍相對乏力。三季度則表現為供需兩端持續向好,且需求端修復速度明顯加快。
從需求端來看,三季度表現為持續回升,其中消費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報復性反彈的特征,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終于轉正,出口則韌性十足。
具體來看,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3%,較8月的0.5%繼續反彈。其中汽車消費繼續保持較高水平,9月同比增長11.2%,連續三個月保持在11%以上的較高水平,這與疫情對人們出行習慣的改變密切相關。汽車之外的其他消費同比增長2.4%,較上月的-0.6%明顯改善,今年以來首次轉正,其中餐飲收入同比增長-2.9%,較上月的-7.0%有較明顯改善,反映出疫情受控之后外出消費持續升溫。
1至9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8%,高于1至8月的-0.3%,年內首次轉正。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反彈1.0個百分點至5.6%,但在新融資規則之下,房企拿地和新開工已開始降溫;基建投資同比增長0.2%,好于前8個月的-0.3%,但仍低于市場預期,形成實物工作量的時滯因素以及缺乏好的項目對接或構成拖累;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5%,降幅收窄1.6個百分點,在產能利用率持續反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回升、央行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的情況下,制造業投資修復速度明顯加快。
9月,以美元計價出口同比增長9.9%,高于上月的9.5%,同樣好于市場預期。推動出口好轉的因素,既有海外部分地區疫情二次暴發帶來的防疫物資和遠程辦公出口需求增加,又有發達經濟體經濟觸底反彈帶來的外需邊際向好。此外,由于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且工業生產已恢復至正常水平,而其他新興經濟體復工進程仍不樂觀,導致相當一部分出口訂單轉移至中國,這一因素將在未來幾個月持續發揮作用,推動出口繼續保持較高增長水平。
在需求不斷升溫的拉動下,供給也在持續改善。工業生產已恢復至正常水平。三季度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比二季度加快1.4個百分點,9月單月增速反彈至6.9%,為2019年4月以來最高水平。隨著各項線下接觸型活動的展開,服務業反彈幅度更大。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3%,比二季度加快2.4個百分點。9月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5.4%,較8月回升1.4個百分點,不過仍比去年同期低1.3個百分點,顯示出服務業仍有上升空間。
總體來看,三季度中國經濟克服了輸入型疫情壓力、局部地區疫情反復、洪澇災害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實現了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復蘇和穩健增長,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者,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展望下一階段,由于我國經濟的內生增長動力正在逐漸增強,特別是在消費環境正常化之后服務業生產消費增速將會繼續加快,基建投資和制造業投資增速有望繼續回升,出口則有望繼續保持韌性。如果能夠在秋冬季節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則經濟增速將會繼續沿著復蘇的路徑回升,四季度有望回到5.5%左右。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