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氣價下,一直發展緩慢的天然氣發電能否迎來春天?
在石油觀察日前舉行的“低氣價和氣電發展”會議上,中國石油學會石油經濟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朱興珊表示,自去年以來,氣電發展明顯放緩,隨著電價進一步降低,氣電價格疏導將更加困難。
截至2019年底,中國氣電裝機容量為9022萬千瓦,同比增長7.7%,增速較上年下降2.9個百分點。
這也導致發電用氣量增速從2018年的16.9%降至去年的7.8%。去年中國清潔電源裝機占比提高至41.5%,氣電占比僅約4%。
為緩解疫情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今年政府部門要求從2月1日到年底,除高耗能以外的大工業和一般工商業的電價降低5%。
此前,電價已多次下調。2018年和2019年,政府連續兩年要求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10%。
這對成本較高的天然氣發電提出了更大挑戰。
朱興珊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各地發電氣價約2.2-2.7元/立方米,燃氣電廠發電成本約為0.56-0.58元/kwh。其中,燃料成本占七成以上。
與其他清潔能源發電相比,氣電在價格方面不具有競爭優勢。目前氣電的上網電價約為0.5-0.7元/kwh,高于水電、煤電、核電和光伏發電等上網電價。
天然氣發電為企業帶來的利潤也較為有限。華電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00816.HK)是中國華電集團旗下唯一一家多元化清潔能源上市公司。去年,該公司天然氣發電量同比增長30.6%,營收同比增17.8%,業務利潤卻同比下降了33.1%。
但業內人士多認為,從長遠看,天然氣發電依然具有良好的發展空間和前景。
中海油氣電集團總工程師單彤文曾表示,未來需要大量的燃氣機組提供調峰調頻服務。隨著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的大幅提升,電網負荷的峰谷差越來越大,需要有足夠容量的、靈活啟停的天然氣發電廠來調節電網負荷峰谷。
其中的關鍵因素是,未來燃料成本能否進入下降通道,天然氣發電項目經濟性能否獲得根本改善。
今年出現的低氣價,給予氣電發展的窗口期。
今年以來,國際LNG價格出現了大幅下滑。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5月,中國LNG進口量為2548萬噸,同比增加了7%;進口總金額為727.77億元,同比減少約12.7%。
朱興珊給出預測數據稱,“十四五”期間,國內LNG綜合進口成本為6-7美元/百萬英熱,相比“十三五”時期的9-10美元/百萬英熱,大幅回落30%-50%。
朱興珊表示,當前國際天然氣價格走低,有利于氣電發展,但這并不是決定因素。決定因素應是國家的環保政策。
以英國為例,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英國發布了一些環保政策。進入90年代,英國氣電快速發展,2008年氣電發電量達到高點,占全國發電總量的45%。
2015年,英國開始實施碳交易“地板價”,將國內碳交易最低價格設定在18英鎊/噸,削弱了煤電的價格優勢。2012-2017年,英國煤電發電量下降約84%,煤電在發電量中的占比由42%下降到了7%,氣電發電量由27%升至了45%。
針對中國天然氣發電產業的未來發展,朱興珊認為,首先需要進一步明確氣電在電力系統中的定位和產業支持政策。
朱興珊表示,隨著天然氣市場化改革推進,未來天然氣供應主體更加多元,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天然氣供應穩定性將不構成制約,應該明確其“快速發展”基調。
朱興珊建議,“十四五”規劃應加大減煤增氣力度,不再新增煤電機組。大力支持氣電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捆綁享受有關補貼和優惠政策。
環保政策約束力度也應進一步加大。制定更加嚴格的火電常規污染物排放標準。加快構建和完善全國碳市場,并設定“地板價”。
朱興珊還表示,需多途徑降低用氣價格。為利用低價進口LNG現貨營造有利環境,按照風險和收益關系理順產業鏈各環節價格關系,設法降低供應鏈成本。
此外,應制定反映氣電環保價值調峰價值的電熱價格機制,建立產業上中下游合作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