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翹首以盼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下稱《方案》)終于“官宣”了。
上半年的最后一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方案》。專家表示,對于國有企業改革而言,不管是以結構調整為目標的兼并重組,或是以布局優化、激發企業內生動力為目標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都需要資本市場這一重要資源配置平臺。
“撐腰”經濟關鍵領域發展
此次會議明確,今后3年是國企改革關鍵階段,要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上海天強咨詢管理公司總經理祝波善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幾年我國經濟環境發生巨大變化,對國企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效推進各項改革,同時還要呼應轉型、創新、升級等方面的要求。此次會議提出的“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可以看作是接下來國企改革的重要思路與關鍵內容,既針對當前國企發展的訴求,也呼應國企獨特作用的有效發揮。
作為中國經濟的主力軍、中流砥柱,國有企業在GDP及穩就業、穩投資等方面的貢獻率不言而喻。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方案》的出臺,無疑將為經濟發展產生重要且積極的影響。一方面,通過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可以有效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可以深度激發國有企業內生發展活力、提高人員產出效率,可以完善國有企業治理與管理、提高國有企業管理效率。而國有企業資本配置效率、人員產出效率以及管理效率的提升,顯然又將直接促進國有企業收入、利潤等指標的改善;另一方面,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尤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無疑也將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機會與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今年上半年的中國經濟受疫情“黑天鵝”突襲,不可避免地的“慢”了一些,但從此次我國應對疫情的過程來看,國有企業在應急保供、醫療支援、復工復產、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等方面,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國企混改中心負責人朱昌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會議再次明確“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或意味著未來圍繞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國有資本將進一步調結構、優布局,預計未來國有企業有望加大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移動應用、集成電路、區塊鏈等領域的布局力度,以此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
資本市場或擔“主角”
劉興國稱,雖然《方案》全文暫未公布,但從其涉及到的國資國企改革的所有主要領域來說,自然也就包括國有資產證券化、并購重組、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勵制度改革等。而這些領域的改革,又或多或少都與資本市場有著密切聯系,尤其是國有資產的證券化與并購重組,更是多年來資本市場的熱點題材。
僅從今年情況來看,《證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300033)iFinD數據梳理發現,以首次公告日為準,截至6月30日,剔除交易失敗案例,A股市場共發起951例并購重組計劃。按企業類型來看,包括央企國資控股、省屬國資控股、地市國資控股及其他國有這四類在內的上市國企共計282例(具體涉及232家上市國企),其中,58例項目進度為“已完成”,224例項目進度為“正在進行中”。
而從非公資本、戰略投資者等的引入情況來看,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剔除交易失敗案,今年以來截至6月30日,以首次公告日計算,A股共發生376起股權轉讓案,涉及上市國企約164起。其中,67起“已完成”,97起“正在進行中”。
朱昌明稱,從目前國企改革的推進情況來看,隨著《方案》的落地與實施,預計資本市場特氣網將風起云涌、好戲連臺。其一是國有企業有望更加積極利用資本市場解決混資本、引戰投和員工持股等定價問題;二是資產證券化將進一步加速,注冊制改革也將為國企混改提供廣闊的資本市場空間;三是資產重組也有望提速,助力上市國企的融資能力和發展活力得以有效提升。
雖然自本輪國企改革實施以來,無論是國有資本布局優化,還是國有企業活力提升與效率效益改善等方面,都有積極進展,但也有一些方面亟待改革。
“在不少重點領域與關鍵環節尚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重大突破”,在劉興國看來,《方案》預計將會提出大力度改革舉措,以盡快取得決定性的改革突破。例如,在中央企業一級集團層面啟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在負面清單范圍以外全面啟動混合所有制改革等。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