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在2019年創新經濟論壇接受采訪時表示,無論是深圳先行示范區,還是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還是海南自由貿易港,中國正在打造新一輪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平臺和體系。
張燕生認為,新一輪開放體現在5個方面。第一,所有的對外開放新平臺都在競賽,看誰能夠率先打造全球開放層次最高的特殊區域;第二,看誰能夠率先打造全球技術、人才、創新資源和要素集聚的平臺;第三,看誰能夠率先在規則等制度性開放方面先行先試,探索出新的模式;第四,看誰能夠在逆全球化、保護主義和人工智能革命以及大國博弈的條件下,仍然能夠打造出新一輪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的綜合樞紐和戰略性支點;第五,看誰能夠打造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體系和環境,包括營商環境、投資環境、市場環境,以及完善的金融體系和多層次資本市場。
談及全球經濟前景,張燕生表示,去年7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今年是世界經濟非常樂觀的一年,可是到了今年10月,卻認為今年是非常悲觀的一個年份。“一個國際權威組織對一年世界經濟預測一般不會從最樂觀到最悲觀快速轉變,現在有兩個因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張燕生說,一是全球貿易增長明顯放緩,二是全球制造業增速放緩。
制造業企業如何應對這些挑戰?“過去40年,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從來都是在制造業增長放緩的時候實現的。”張燕生說,當制造業增速放緩時,制造企業總會面臨兩個選擇,是追求速度和規模,還是追求質量和效益?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解決3個命題:一是制造業如何與工業服務、生產服務深度融合;二是制造業如何與數字經濟、數字技術深度融合;三是制造業如何實現產城深度融合。因此從制造業的角度而言,放緩往往是企業提高競爭力的最好時機。
“希望我們的制造企業不要放棄,在大變局中化危為機、轉危為安,抓住這個歷史性調整機遇。”張燕生說。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