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經濟發展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的今天,國企改革下一步從何處下手,無疑是人們最為關注的熱點話題。在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上:“堅持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方向不動搖,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向縱深發展”、“未來三年是關鍵的歷史階段”等一系列鼓舞人心的話語,為未來國有企業改革做出了明確部署。
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歷史實踐證明,只有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以市場化改革統籌指導國企改革的大方向,國企才能擔當起中國經濟發展中流砥柱的角色。以滬深股市為例,已披露完畢的2019年三季報數據顯示,國企依然占據了利潤實現的大頭。國資委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央企業資產總額的65%已進入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的61%、利潤總額的88%同樣來自于上市公司。這就充分證明了國企借助資本市場平臺,通過市場化改革實現了與投資者的共贏。
今年以來,國際經濟態勢震蕩不止,國企改革遇到了諸多新難題,急需政策指引實施新破局。為此,根據十九屆四中全會文件的相關精神,國資委從11月8日起,在一周之內連續發布了三份文件,包括《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關于進一步做好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關于加強中央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建設與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從諸多方面為即將實施的央企改革提出了具體可操作性的要求。而據了解,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也是呼之欲出。這三份文件的發布以及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即將提出,給國企今后的改革提供了極為豐富的政策紅利。
舉例來說,增強研發創新能力是國企改革的新目標之一。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實施之中的新舊發展動能轉換,目標就是要實現從“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飛躍,改變現有傳統制造業“大而不強”的舊格局。而要做到這一點,除了國企自身增強科研創新投入力度之外,通過市場化改革方式,以兼并收購、參股或者混改等方式,將那些具有發展潛力的高技術企業納入到國企集群之中,抱團發展,既解決了民營中小高技術企業發展所面臨的渠道銷售難題、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國企也得以做優做強做大。
從這個層面來說,包括科創板在內的資本市場無疑是大有可為的。通過科創板的上市審核流程,一些因為種種原因未能登陸科創板的擬上市公司,只要具備了一定的發展潛力,可能會成為國企參股或者混改的新目標。
另一方面,國企進一步的市場化改革,使得電力、軍工、能源、金融等國企控股的關鍵領域逐步向市場開放,這勢必會吸引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國際資本加速參股國企,在為國企提供發展所需的資本活水同時,也為國企未來的國際化運作提供了新模式。
隨著國企改革新一輪政策紅利空間的逐步打開,資本市場儼然已成為國企改革的一個重要平臺,無論是兼并收購,還是參股混改,都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支持。因此,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搞好搞活資本市場,才能為下一步國企改革提供最為堅實的資本保障。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