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切實保障天然氣安全穩定供應,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平穩運行大局。2018年以來,山東省深入貫徹國家決策部署,加快補齊儲氣設施短板,切實攻堅儲氣能力建設,為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確保民生用氣安全穩定提供了重要支撐。
底子薄 時間緊 任務重
由于歷史原因,山東省自產氣長期不足,天然氣資源對外依存度超過95%,季節峰谷差矛盾、區域消費不平衡等問題進一步顯現。儲氣設施建設較為滯后,個別市甚至沒有儲氣設施,全省儲氣能力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與“十三五”期間接近20%的天然氣消費增幅很難匹配。近幾年,雖未造成大規模“氣荒”,但補齊儲氣能力不足已成為未來全省天然氣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短板。按照國家到2020年年底前“政府3天、城鎮燃氣企業5%”儲氣能力建設的部署,全省政府和城鎮燃氣企業預計要形成約1.6億立方米和9.8億立方米的儲氣能力。為此,加快推動儲氣能力建設達標,確保天然氣安全穩定供應,時間緊、任務重。
統籌規劃 明確任務 集約建設
圍繞全省天然氣資源和消費市場情況,結合國家環渤海天然氣儲運體系建設,綜合考慮大氣污染防治、清潔取暖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省政府統籌全省儲氣設施規劃,推進天然氣儲氣設施、主干管網一體化發展。規劃堅持省級統籌、集約建設,打造以青煙地區沿海LNG接收站儲備基地為主、內陸濟南等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LNG儲備基地為輔的儲氣調峰體系。其中,規劃沿海LNG儲備基地儲氣能力超10億立方米,內陸LNG儲備基地約3億立方米。為保障資源調配的靈活性,規劃濟寧、日照等地建設LNG罐箱集散中心作為儲氣調峰的重要補充;為做好儲氣能力建設的可持續性,鼓勵東營、菏澤等地開展地下儲氣庫前期研究和先導性試驗。同時,不斷完善輸配氣網絡,通過山東天然氣環網等省級主干管道,提高儲氣設施與國家管網、LNG接收站等天然氣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能力。
用好政策 配好資金 管好項目
省清潔取暖和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為規劃實施創造有利條件,全面做好儲氣設施規劃布局、項目審批、資金支持、監督管理等工作。在政策上做到“快批快建”:優先保障儲氣設施建設用地需求和對管網的接入需求,全面建立儲氣設施項目核準工作綠色通道,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重要儲氣調峰設施建設“免停工”;在資金上做到“多級聯動”:靠上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重點地區儲氣設施項目建設,省級財政支持資金通過轉移支付方式落實,繼續積極申報地方專項債券;在服務項目上做到“互利共享”,進一步明確各方儲氣調峰責任與義務,鼓勵合建、支持租購,完善儲氣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機制,形成責任明確、各方參與、成本共擔、機制順暢、靈活高效的儲氣調峰體系。
搶時間 抓落實 爭主動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新舊動能轉換初見成效之年,也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點工作攻堅年”。在當前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加快儲氣設施項目建設落地,不僅是完成國家考核任務的必然要求,也是油氣領域補短板、強弱項的必經之路,更是擴大有效投資、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重要舉措。疫情期間,全省深入優化調整儲氣設施規劃建設方案,進一步統籌規劃布局,明確儲氣設施重大項目建設的時間節點。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續建重大項目已于2月底前全部開工建設。魯信集團煙臺港西港區省級儲氣庫等一批規劃項目也將于近期開工建設。截至2月底,全省完成政府儲氣目標一半以上,其中6個市已達到或接近完成,2個市達到三分之二,預計今年供暖季前可再投產10個項目;各城鎮燃氣在立足自建的同時,繼續尋求租購儲氣設施或者購買儲氣服務等方式履行儲氣責任,通過統籌挖潛,近期將新增5600萬立方米儲氣能力,也已取得階段性進展。下一步,全省將以超常規努力把疫情造成的工作損失、時間損失奪回來,確保項目如期保質保量完工投用、各方儲氣能力盡早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