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下一步,要在擴大實施前期有效政策基礎上,多措并舉加大積極財政政策實施力度,并抓緊按程序再提前下達一定規模的地方政府專項債。研究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支持。幫扶制造業和服務業企業緩解房租、用工等成本壓力。強化對困難群體兜底保障。
在國外疫情蔓延帶來較大外需壓力之時,擴大內需成為疫情防控新形勢下恢復經濟社會秩序的重要任務。中央近日提出,要不失時機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而為了支持企業紓困和復工復產,今年以來,我國已經出臺了一系列財政金融政策措施。比如,目前已提前下達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1.29萬億元。與之相對應的是,一季度政府債券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14.2%,同比高3.2個百分點,這有力地支持了實體經濟恢復。
值得關注的是,繼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再提前下達一批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之后,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提及“抓緊按程序再提前下達一定規模地方政府專項債”,這無疑釋放了重要信號:通過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更好地穩投資、擴內需、補短板。
而被視為基建“晴雨表”的挖掘機,3月單月銷量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1.6%。水泥全國范圍出貨率80.3%,環比上升。3月份社會融資規模比上年同期多2.19萬億元,新增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3070億元,單月同比多增量創2019年1月以來的新高。這些信息均表明隨著擴大內需政策落地,基建開始發力。而央行三次降準以及下調逆回購、MLF利率都有利于地方政府的投融資資金的籌措和融資成本的降低,從而對加大政府主導的基建投資有利。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有效投資不足的現狀,決定了仍有必要繼續保持一定規模的基建投資。環視全球,我國仍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還比較突出。數據顯示,我國基礎設施人均資本存量只有西方發達國家的20%—30%,至于西部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存量,只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就此而言,國務院決定延續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將給西部地區吸引外部投資帶來新的機遇。
此外,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也被視為擴內需的抓手,將成為加快今年地方專項債發行使用、加大財政赤字后政府投資發力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國的城鎮化率已接近60%,老舊小區改造等城市更新工作日漸凸顯。會議指出,今年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比去年增加一倍。根據住建部公布的數據,全國共有老舊小區近16萬個,涉及居民超4200萬戶,建筑面積約40億平方米。初步估算,我國城鎮須綜合改造的老舊小區投資總額可達4萬億元。
從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內外部挑戰來看,不論是加大財政政策擴張力度,還是加大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都意在通過政策放松來激活國內市場,刺激國內需求,為國內消費擴張空間。
文章來源:中鋼網